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

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

ID:42992163

大小:112.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4

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_第1页
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_第2页
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_第3页
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_第4页
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RB带来的惊喜与挑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病理生理作用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循环状态RAAS与ACEI急性作用有关;组织(肾、心脏、血管、脑等组织)中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的RAAS是ACEI长期作用的重要环节。ACEI的研究成果使心力衰竭等进入"神经-内分泌新阶段",是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的重大贡献。但是,临床上ACEI导致的顽固性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血钾和肌酐浓度升高、妊娠妇女及双肾动脉狭窄者禁用等,成为限制ACEI临床应用的问题。此外,长期应用ACEI后,组织局部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AⅡ)的水平会逐渐恢复到原有水

2、平(“AⅡ逃逸现象”),可导致ACEI的获益减少。1994年第一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上市后,在十年的时间里至少有6种ARBs应用于临床,分别是氯沙坦、缬沙坦、伊普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和替米沙坦。伴随着ARBs的问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与此同时,作为新药人们对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近年来一系列临床随机试验(RCT)的结果不断对原有的一些理论的推断、观点提出疑问和挑战,也使我们对ARB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效果的认识逐步深化。惊喜一: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带来了新的希望表1ACEI与ARB的比较 阻断作

3、用作用部位不良反应ACEI部分转换酶顽固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ARB完全AT1受体无或小 从理论上推论ARB“应该”比ACEI更有效,为什么临床试验结果没有显示ARB在临床疗效上超越ACEI呢?  ARB同样作用于RAAS,从理论上看,ARB保留了ACEI的优势,是比ACEI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小的一类新药,给临床上带了了惊喜。既然ARB优于ACEI,而ACEI有不少缺点,那么ARB是否可以替代ACEI?两者比较见表1。 ELITE(Lancet1997;349:747)研究比较氯沙坦与卡托普利在降低心衰病死率、减少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别为9.4%和13.

4、2%(P=0.075),但在全因死亡率的减少方面,氯沙坦为4.8%,卡托普利则减少了8.7%(P=0.035)。ELITE的结果令人鼓舞,但样本数不大(n=722),证据强度不大,有必要扩大样本数。从而进行了ELITEⅡ试验(Lancet,2000,355:1582),样本数扩大到3152例。结果显示: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7.7%和15.9%(P=0.16)。ELITEⅡ未能证实氯沙坦在降低心衰病死率、减少住院率等方面优于卡托普利。  为此,美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建议中对ARB的阐述如下:“ARB对心衰治疗作用是否相当于或优于ACEI尚无有

5、说服力的证据。所以,不宜取代ACEI广泛用于心衰的治疗。对未用ACEI或对ACEI能耐受的患者不提倡使用ARB”。“由于缺乏支持ARB对心衰治疗有效性的结论性证据,因此ARB一般仅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心衰患者,如血管性水肿、顽固性咳嗽等。”“ARB虽然不良反应较少,但仍可产生低血压,高血钾及肾功能恶化,用于时仍需小心”。  近年来对RAAS的进一步研究发现AI不仅可以在ACE的作用下生成AⅡ,还可以在特异性肽链内切酶的作用下生成Ang-(1-7)片断。Ang-(1-7)作用于特异性的Ang-(1-7)受体,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抗增生,起到拮抗AⅡ的不良作

6、用。此外,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Bradykininsystem,KKS)的新认识揭示了KKS中的激肽原,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生成缓激肽(BK),而BK具有升高NO、前列环素、EDHF(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和tPA,引起血管扩张、抗增殖、抗氧化应激等有利作用,拮抗AⅡ的不良作用。ACE可促进BK降解为无活性片断,因此ACEI可使BK增加,而ARB无此作用。这可部分解释ELITEⅡ为什么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上述新的研究成果也提示ACEI与ARB的作用机制不全相同,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发现ARB在阻断AT1受体的同时,增加的AⅡ与AT2受体

7、结合,激活激肽、NO系统及细胞凋亡等许多心脏保护作用。惊喜二:ARB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AⅡ的靶受体AT1水平,并能激活AT2受体,起到双重的有利作用  过高浓度AⅡ的不利作用主要通过AT1受体介导,而受体介导其拮抗作用。目前发现ARB在阻断AT1受体的同时,增加的AⅡ与AT2受体结合,可激活激肽、NO系统及细胞凋亡等许多心脏保护作用。见表2。表2AT1与AT2的比较 AT1AT2分布分布广泛,存在于血管、肾、肾上腺、心、肝、脑、肺及子宫等部位在各种胚胎组组织中表达较高,成年肾上腺髓质、脑和生殖系统也有AT2受体,但密度较低生理、病理作用经典的AⅡ受体,与AⅡ的

8、有害作用密切相关对心血管、肾脏具有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