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90912
大小:29.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初探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忽视探究过程,尊崇权威,迷信书本,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定势思维能力强,创造性思维薄弱,学生被动学习,成为装知识的容器。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将是时代的要求。因此,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更新教育观念,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呢?我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
2、法: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多给学生探究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思和能力。”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是创造出新型、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在实验基础上研究自然现象,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尝试去提示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解释有关化学现象。众所周知,
3、中学生对实验有很大的兴趣和热情,这很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上分子和原子课题时,探究分子的运动,我多给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创新学习的乐趣。二、赋予探索性于验证性实验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就是指挖掘验证性实验中的探索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增加辅助实验。空白对照实验等手段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让他们亲身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长期训练,就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培养。例如,在讲CO2与水的反应时,如果我们仅仅按照教材所说的那样,先向水中通入
4、CO2,然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由此现象就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H2CO3。这样处理的话,其实说服力不够强,也就是说,只能粗略地验证能CO2与水反应。学生听了也只是将信将疑,同时也根本就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观察到上述现象之后,他们更容易想到的是:是不是CO2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而使之变红了?此时,为了解除学生的这一疑虑,仅仅靠口头解释就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不妨再增加这样一个辅助实验:取少量干燥的固体石蕊于试管中,通入CO2。这时,学生将会发现:紫色石蕊并不变红。那么,学生自然也就能明白:不是CO2直接与紫色石蕊反应而使之变红
5、,同时,他们就会提出一个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呢?此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HCl、H2SO4等酸性物质能使紫色蕊试液变红,到了这里,学生就比较容易创造性地想象出:是不是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接着,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这一想象给予肯定并引导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经过这样的一步步探索性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三、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的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只关注解
6、题结果的正误,很少关注解题过程是否简练,解题思路是否有创意,这样一来学生极易形成狭隘的思维方式,不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考虑问题,无法形成发散式思维,更不能进行创新。如下题判断下列物质中N%的大小关系:A.N2O5 B.NO2 C.N2 D.NO本题如通过计算很容易得出结论,但此种做法颇为费时,纯属一种机械式做题,无法起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此题不妨换一角度考虑,从氮氧原子个数关系上分析,其一可把氮原子变成相同个数为A.N2O5 B.2NO2 C.N2O D.2NO 不难看出氧原子个数依次为5,4,1,2,答案显然出来了。其次也可把氧原子个数变成相同数目,或者从氮氧原
7、子个数比考虑。同时可将其加以引申到这一类型的题目。如:SO3与SO2中氧的质量相等,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多少?此题由氧的质量相等可知氧原子个数也相等,便成了2SO3与3SO2的质量之比,诸于此类题目均可如此解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维将会变得非常活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师精心准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这样,为了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