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85883
大小:76.2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4
《学年论文企业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秦皇岛分校NorthEasternUniversityAtQinHuangDao学年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确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经济系会计学10805苏新然仲旭系别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8月15日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杠杆,根据中国的具休国情,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既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冇之义。在收入分配领域,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稳定器”,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20
2、11年,党屮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并提出“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口标,将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大约减轻990亿税负。根据税收公平理论,深入剖析我国现阶段个人所得税税负公平缺失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关键词:税收公平;个人所得税;公平缺失;制度©目录1绪论11」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国外研究现状31.2.2国内研究现状42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公平缺失问题52.1横向不公平分析52.2纵向不公平分析63现行个人所得税公平缺失的原因剖析73」
3、税制模式选择偏差73.2税制设置不合理83.3税收征管效率偏低93.4税收征收环境欠佳10©1.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社会收入分配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或是在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这一问题往往会成为社会特别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在社会经济发生变革的过程屮,个人收入分配的格局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重大的变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收入差距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都有拉大的趋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确保平等和公平
4、,如何解决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就业、教育和脱贫等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事关改革发展的全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口标的实现。向高收入者多征税,向低收入者少征税或不征税,从而有效地实施收入再分配,以缩小日益严重的收入并距,改善社会公平状况,这无疑是政府良好的愿望。然而,尽管屮国的个人所得税总体负担与国际比较很低,但是,对纳税人来说税收负担却极为不公平。口前屮国出现的贫富悬殊状况当然有其众多的体制因素,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上的缺陷也是其中之一。rtr丁征管水平的限制,以及没有一个很好的纳税人收入管理
5、系统,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设计时把征收的重点放在了易于征收的纳税目标上。高收入者由于收入来源多样,逃税和漏税的现象较多;对于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收入没有监管手段;只有工薪阶层收入单一,实现源泉代扣易于管理,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人。这种设计思路,不仅使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难以发挥,还加剧了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扩大了贫富的差距。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以及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方面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屮所占比重较小,不利于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宏观调节功能;另一方面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很不公平,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6、功能。因此要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对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差距相关性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H具有垂耍的实践意义。当前,在我国的收入并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深入研究政府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如何发挥税收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的研究一宜以来,西方经济学者对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涌现出了一系列杰出的理论成果,代表性的如埃奇沃斯税收规则,庇古税、拉姆齐规则和米尔利斯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理论等等。西方学者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经
7、历了由效率为主——公平为主----到效率为主这样的一个历程(田苗,2006)o表现为:一是以效率准则为核心研究的阶段,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二是以公平准则为核心研究阶段,代表人物是马歇尔和道尔顿。三是重新以效率准则作为所得税研究的基点。代表人物是米尔利斯和维克利。税收是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而公平和效率的权衡在税收理论屮始终屈于屮心的位置。是公平优先,效率优先,还是两者兼顾,是四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焦点所在。西方学者对税收公平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利益赋税(受益原则)和能力赋税(支付能力原则)两大传统展开的。早期的利益
8、赋税理论主耍是基于自然法则的理念,代表人物是休谟、卢梭,认为应以个人的受益作为赋税的基础。奥意学派对利益赋税原则的贡献主要以潘塔莱奥尼、马佐拉为代表,他们引入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实现了真正从经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