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下)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下)

ID:42981204

大小:9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下)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下)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下)_第3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的指征是什么?怎样进行切开引流?【指征】:①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②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③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方法】:局部浸润麻醉。耳前及下颌支后缘处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腮腺咬肌筋膜。脓液积聚于筋膜下者即可得到引流。如无脓液溢出,可用血管钳插入腮腺实质的脓腔中引流脓液。因常伴有多发性脓肿,应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冲洗后置橡皮引流条,以后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条。唾液腺损伤和涎瘘涎瘘salivaryfistula

2、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腮腺常见,损伤为病因临床表现:1、腺体瘘腺体区皮肤有小的点状瘘孔,周围有瘢痕,瘘管的腺端通向一个或多个腺小体的分泌管,瘘口常有少量清亮唾液流出2、导管瘘分为完全瘘和不完全瘘诊断:病史+临床表现,饮食、咀嚼时流出量增多是典型表现检查方法:1、从口腔内腮腺导管口插入细塑料管2、对不完全导管断裂,可以从腮腺导管口缓慢注入1%亚甲蓝腮腺造影有利于涎瘘的诊断治疗分泌量少直接加压包扎,陈旧者用电凝固器烧灼瘘道及瘘口,破坏上皮,加压包扎,失败行瘘道封闭术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表现

3、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病征。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为原发性。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称为继发性。组织病理学有三个特点:腺实质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肌上皮岛形成分期:1、早期为导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局灶性腺泡萎缩2、中期淋巴细胞浸润及腺实质萎缩更为明显,导管系统出现上皮化生及肌上皮细胞增殖3、肌上皮岛形成:开始时上皮岛内遗留导管腔,随着淋巴细胞浸润增加,残留的导管腔消失,上皮岛出现玻璃样变,外层的基地膜逐渐破坏,即为末期病变。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主要症状为眼干

4、、口干、唾液腺及泪腺肿大等1、眼部表现2、口腔表现3、唾液腺肿大4、其他外分泌腺受累的表现5、结缔组织疾病6、其他合并症诊断1、施墨试验2、四碘四氯荧光素染色3、唾液流量测定4、唾液腺造影或磁共振唾液腺造影片MPS5、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6、实验室检查7、唇腺活检治疗: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对于结节型可采用手术治疗,切除受累腺体,防止恶性变。单发性,腺体破坏严重或继发感染明显者,也可考虑手术切除。一般呈良性过程,极少恶变。涎石症多发生于下颌下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

5、黏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②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结石形成。★涎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考题)【临床特点】:①进食时,腺体肿大,患者自觉胀感及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呈针刺样,称为“涎绞痛”。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②导管口黏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③导管内的唾液腺结石,双手触诊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④唾液腺结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治疗】:(1)保守治疗——很

6、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疗,嘱患者口含蘸有柠檬酸的棉签或维生素C片,也可进食酸性水果或其他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有望自行排出。(2)取石术——适用于无下颌下腺反复感染史,腺体尚未纤维化。切开取石术:适用于能扪及、相当于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内镜取石术:适用于位于下颌下腺导管、腺门及部分腺内导管、体积不大以及多发性结石■内镜辅助下切开取石术:适用于导管后段及腺门部的大结石(3)碎石术——适用于唾液腺内镜下无法取出的大结石(4)腺体切除术——适用于以上方法无法取出得唾液腺结石,以及下颌下腺反复感染或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已

7、失去摄取及分泌功能者,可采用颌下腺切除术。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临床特点】:最常见于青少年,穿刺可见蛋清样液体①单纯型:占大多数。囊肿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常位于口底一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②口外型:又称潜突型。主要表现为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③哑铃型: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即在中内舌下区及口外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治疗】: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沃辛瘤的临床特点:①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6:1②好发于年龄在40~70岁的中老年③

8、患者常有吸烟史,其发病可能与吸烟有关④可有消长史,因沃辛瘤由肿瘤性上皮和大量淋巴样间质组成,淋巴样间质易发生炎症反应⑤绝大多数肿瘤位于腮腺后下级,可能系该部位分布的淋巴结较多所致⑥扪诊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软,有时有弹性感⑦肿瘤常呈多发性⑧术中可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