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77822
大小:5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3
《好客山东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好客山东论文论文题目:好客山东之精神文化内涵学生姓名:武杉杉学生学号:200905090301专业班级:09级旅游管理3班学院名称:旅游管理学院摘要250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了提出了“有朋口远方來,不亦乐乎”的思想。两千多年来,“好客”已沉淀为特色鲜明的山东人性格,凝练为“仁者爱人”的“山东精神”,演变为“知行合一”的山东民俗。2007年,山东省设计了“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形象标识。“好客山东(FriendlyShandong)”作为山东省的旅游宣传口号,不仅是一个宣传符号,更有其相对应的标准。而且其选用有其固有的
2、丿力史背景和原因,符合山东省的文化积淀和发展现状对旅游业的要求。本文意在分析“好客山东”本来的核心价值,重归“好客山东”本来面貌。并对“好客山东(FriendlyShandong)?,这一宣传口号选定的背景,原因,合理性以及对山东省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进行多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将“好客山东”这一品牌的真正内涵及价值向海内外推广,为山东省的旅游服务业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关键词:山东精神好客山东核心价值品牌形彖目录一•绪论二•“好客山东内涵解读(-)“好客山东”旅游形象标识(-)“好客山东”源于齐鲁文化(三)“好客山东
3、”精神的现代诠释三•“好客山东”口号选用的原因(-)山东省的历史及地理背景(二)山东省的文化特色(三)山东省的发展现状四•“好客山东”口号对山东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意义及彩响(一)对山东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及影响(-)对山东相关产业发展的意义及影响(三)对山东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影响五•“好客山东”品牌推广意义及推广的缺失(一)“好客山东”品牌现状(-)“好客山东”价值彰显(三)“好客山东”内涵推广缺失(四)“好客山东”媒体宣传杂乱六・“好客山东”推广改进措施(一)构建以“好客山东”为主题的山东省整体旅游形彖(二)加强内涵解读,发
4、掘品牌价值(三)依托优质服务,明确推广定位(四)改进主题宣传片,增强宣传效果七•结语八•参考文献一•绪论在屮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同吋,旅游业及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屮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的比重越來越人,同时旅游业对于增加中国的外汇收入和增加贸易顺差起到了重要作用,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和行业越来越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发展旅游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建了景区收门票,更需要国家和社会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这样才能使其健康科学发展。而作为i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宣传口号在制定后,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特色,更凶其所携冇
5、的标准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山东省旅游宣传口号为例证,从其旅游口号文化精神内涵,选择原因,合理性以及推广意义、影响方面,对其进行简单分析,以阐述旅游宣传口号选择正确的积极效果。二•“好客山东内涵解读(一)“好客山东”旅游形象标识山东旅游形象标识,结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新动向,通过文字符号图形化设计融汇古今元素,突出“山东Shandong"与“山东人”最核心的形象表达:“好客Friendly同时,绚丽的英文符号色彩组合与汉字字体'山东'以及一枚清晰的“好客”朱文印章,共同组成了这个文化气息浓厚、充满愉悦感的现代
6、标志。而“文化圣地,度假天堂”这一具象描述,则是对山东以文化体验与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形象的重要“提示”。山东旅游形象标识,将中外占今的语言、文字、设计元素融合到一起,以丰富的色彩变化,对应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休闲度假魅力,丰富、动感、亲切,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五岳之首、大海之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结合“山东、山东人”的“好客之道”,以“诚实、尚义、豪放”的鲜明个性,传递特色化、国际化的现代形象与文化意识。一个饱含“山东人”热情的充满感召力的新形象,构成强烈的视觉记忆。这一形彖标识通过多角度、多层而的
7、立体化推广和应用,可以形成丰富的信息传递,增强山东旅游形象的社会认知度,也将呼唤起更多更强烈的对山东和屮国文化的向往、求知与探索欲望。(-)“好客山东”源于齐鲁文化1・“好客文化”源于齐鲁文化“好客文化”是齐文化、鲁文化共有的文化基因,已经沉淀为特色鲜明的“山东性格”。山东是小国古代东夷部族的主体分布地域,传说小的三皇五帝大都在山东活动过。上古时期的诸位圣贤中,大舜的品德最令人称颂,他勤劳能干,曾耕于历山,传说其仁爱助人,以德报怨,孝顺谦讣,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和山东人品格的形成留下了优秀的内在基因和行动准则。口西周初年齐鲁建国
8、至春秋,是齐、鲁两大文化休系的形成时期。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地靠海,土地相对瘠薄,因此,除了继承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Z业,便血盐Z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主张“举贤而尚功”;文化上,倡导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