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都喜欢听故事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

ID:42977022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_第1页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_第2页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_第3页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故事情结”的形成原因及应用策略泗阳县工人子女学校刘须波儿童都喜欢讲故事,这一点,心理学上称之为儿童的“故事情结”,只要一提到讲故事,即使最厌学的儿童,也会睁大好奇的眼睛,有经验的老师,从不会放过这一神奇的载体。正如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过的:“对小说来说,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对课堂教学来说,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生理上的特点是儿童存在故事情结的主要原因,由于儿童年龄小,智力及影响思维水平的相关生理因素尚不够健全,因此,儿童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儿童之所以喜欢听故事和童话,是

2、因为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童话中有可爱的小伙伴,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还能为抽象逻辑思维提供一种直观形象的载体,美国发现主义倡导者杜威就曾说过:“故事是儿童最生动的逻辑”。形象记忆的特点是儿童故事情结存在的次要原因,正因为思维发展上的欠缺,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够发达,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还需要借助形象,有经验的老师,借助童话及故事,将相关的知识巧妙地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立体的记忆模型,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从而使学生经久难忘。改版后的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丰富的色彩,多样的人物

3、造型,逼真的卡通形象,都非常能吸引儿童的目光,这就为我们的故事教学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有效地运用故事情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吸引学生的有意和无意注意,还可以创造一种和谐生动,风趣幽默的学习氛围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诚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要合理有效地运用故事情结教学,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故事的取材,内容的选择,知识的穿插,以及儿童的兴趣爱好,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变化等诸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心理学上把小学阶段儿童的心

4、里发展分为二个阶段,即意象期和写实期。意象期,年龄范围在7~9岁左右,学段上属于1~3年级,即所谓的低年级。意象期的儿童,不追求事物的本质特点,它仅限于再现事物的粗略特征,不追求生活的真实。其阶段的儿童画表现得最为典型。画人,可以有五官和四肢,但却极不协调,脚比头大,脖子比腿长,屡见不鲜,听故事,只要求有生动的情节,基本上不去考虑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10岁左右4。随着儿童生理和心里的不断成长,儿童开始产生写实倾向,特别是五六年级左右,随着学生的知识阅历逐渐发展和丰富。心理上有了一种成熟感,并开始追求艺术的

5、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其审美品质也悄然发生变化,在追求真实的同时,开始产生个性差异,产生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审美倾向。基于以上原因,在进行低年级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苏教版和人教版上丰富的图画资源,多样的卡通形象,信手拈来,以童话的口吻,什么乖乖兔、聪明猴、熊大伯、狗宝宝等,随意编织小故事,都能有效地吸引小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够精心准备,将一节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中间点缀不同的情节,则一节课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也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进入中高年级,如果继续采用低年级的方法,则会引发学生对故事本

6、身的怀疑,削弱其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要适当地改变题材和内容。特级教师吴正宪在这里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就用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住着一群猴子,猴王每天都把采到的桃子分给猴子们,开始,他把一堆桃子平均分成四份,给猴子三份,猴子们嫌少:猴王说,那就把这堆桃子平均分成八份,给你们六份,行吗?猴子们还是不高兴:猴王又说,干脆这样吧,把这堆桃子平均分成十二份,给你们九份,好不好?猴子们一听可以分到九份,高兴的答应了。”同学们听到这里也都笑了。吴老师接着说“猴子笑了

7、,你们笑什么呀?”一句话、就激起了同学们的探求欲望。北师大的周玉仁教授评价说“课伊始而趣已生。”“猴王分桃”的故事情趣味高而寓意深,既满足了中高年级儿童对故事情节的要求,又巧妙地将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转化为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要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定要以童话和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广义的故事情节应涵括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如儿歌、童谣、实物演示、课本剧表演、打油诗、顺口溜等。只要有合适的载体,他们同样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特级教师斯霞在对低年级的儿童进

8、行识字教学,讲解“笔”字时,出示了一支毛笔,问孩子们说,这支笔的上面是什么做的?孩子们回答说:“是竹子”,“下面呢?”“是毛发”,斯老师接着说“竹子下面加上毛,就成了笔。”在这里,一个简单的实物演示,由于它巧妙地利用了汉字字符会意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儿童对形象记忆的依赖,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儿歌深受儿童的喜爱,很多有经验的老师,把一些知识贯穿其中,编成儿歌,让儿童在传唱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