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66235
大小:70.3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24
《乡镇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镇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施方案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是省级生态镇的'‘升级版”,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我镇于201X年X月被XX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镇”,为大力推进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全面加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工作,根据省环保厅印发《XX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XX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指标》(X环函〔2017)298号)、《XX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X政办〔2017〕124)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
2、思想高举生态文明建设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国家引导、地方自愿、党政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推进、注重实效”。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为载体,以推进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为抓手,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美丽私渡协调发展。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2017年全年开展创建工作,要在2018年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验收命名。促进我镇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传
3、统生产方式,提高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减轻农村生活污染,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实现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到2021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要求。(二)阶段目标。1.2017年11月-2018年8月,在我镇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提高,达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各项标准。2.2018年9月-2018年12月,再次集中整治,将各指标全部达标,于2018年底通过省级验收命名。3.2019-2021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
4、要求。三'工作任务根据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考核指标,我镇重点实施四大环保体系工程,到明年年底,全镇经济、社会、环境措施全面达到省级生态示范镇21项指标任务,确保通过上级考核验收。(一)基本条件成立私渡镇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指挥,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环保、水利、农业、林业、文教卫、宣传等工作的党政副职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创建工作中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行动,落实工作经费和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费用。领导小
5、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经济办,主任由分管环保的副镇长担任,成员为环保专干,各站办所负责人。负责生态文明示范单位方案的修编报批实施,数据、档案的收集及日常工作等。各村(社区)要成立相应的创建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两委其他人员为成员,负责本村各项创建指标的整改落实以及配合镇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确保全镇上下踊跃参与创建工作。(二)构建生态生产发展体系(指标1-9)。1、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根据农业产业的优势,科学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充分发挥我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香菇、木耳等特色优
6、势产业,强化无公害种养殖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其他无公害蔬菜、水果、禽畜基地的建设,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广使用有机肥,扩大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降低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强度;加大对各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在红安社区、河湾村、潘坝村、四柏村修建衬砌档砍1500立方、修建排水渠10公里、河堤及拦水坝等,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0.6,且达到逐年提高。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使农膜回收率大于90%,农作物秸秆综
7、合利用率达到100%o(镇农综站牵头单位,国土所、公用事业服务站、各村〈社区〉参加)2、推广循环产业模式对现有的零散禽畜养殖,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依据相关要求,持续推进禽畜养殖过程综合治理、加快各类治理设施建设或升级改造、改进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户管理水平,引导养殖户进行适度集中和统一处理,使禽畜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全面优化工业结构,积极打造生态型工业产业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各村域内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和“三同时”制度等环境管理规定,所有企业污染源稳定达
8、标排放,工业固体和医疗废物得到妥当处理,各村卫生室医疗服务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按照规范要求送到镇中心卫生院存放,镇卫生院送至有资质的处置中心有效处置且无危险废物排放。(镇农综站、卫生院牵头,经济办、食药所、科教文卫办、各村〈社区〉参加)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围绕全域旅游工程,综合运用资金扶持、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政策,引导农村群体以美丽乡村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为引导,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道路。(三)保护良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