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教案设计

《长征组歌》教案设计

ID:4296507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长征组歌》教案设计_第1页
《长征组歌》教案设计_第2页
《长征组歌》教案设计_第3页
《长征组歌》教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征组歌》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征之歌》教学课案设计鹤壁市山城区实验中学余卫花【教学目标】1.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3.了解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4.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教学重难点】1、了解毛泽东,了解长征的背景;2、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长征的有关视频资料,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

2、碍,搜索有关简介毛泽东生平、长征背景的资料。【教学步骤】一、导入师生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播放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渲染气氛)。二、新课1、毛泽东生平:(学生介绍,老师概括。)2、简介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

3、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3、单元导读: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单元的课文,一、二课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第三课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程;第四课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行象;第五课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4、在预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1)、《七律长征》这首诗中哪些词语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

4、精神?“不怕”、“只等闲”、“更喜”、“开颜”等词语热情洋溢的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2)、长征组歌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点?内容上:都是通过一个中心句来直接表达主题,都有两部分组成,都对红军所遇的困难做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形式上: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齐地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渲染了一种紧张、激

5、烈、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了烘托作用。不同之处:《过雪山草地》主要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四渡赤水出奇兵》则既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了敌军的凶猛攻击。(3)、长征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么样克服的?(敌人的围追堵截,敌机的狂轰滥炸,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苦)“长征精神”(4)、概括长征精神5、观看长征的节选视频,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6、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

6、大局的集体主义。三、学生集体朗诵《七律长征》【朗诵指导】这首诗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经历,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的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赞颂了红军藐视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四、配乐诗朗诵《长征组歌》两首五、长征组诗欣赏(各小组自由朗诵)《告别》、《遵义会议放光辉》、《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 》、《大会师》六、结合中招讨论学习长征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红军长征已经成为了永恒的历史,但长征精神却像一座

7、永久的丰碑一样激励着我们一点又一代英雄的儿女。同学们,中招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攻关的战鼓已经擂响,让我们拿出迎难而上的勇气,拿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策马扬鞭,勇往直前,用勤奋铺平通往成功的道路,用拼搏增强金榜题名的实力!“三年磨剑,六月试锋”,在剩下的100天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是冲锋!每一天都是挑战!每一天都在加油!同学们,加油吧!七、全班学生齐读百日冲刺誓师大会宣誓词八、当堂检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