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ID:42962376

大小:39.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背景在新课程实践屮,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实践者、课程的改革者、更应该是带领学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者。犬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冇i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教材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初屮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屮,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

2、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情景教学廿标: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冇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候现象和物候学的说明;物候现彖决定因素的说明。说明顺序的条理性,语言的生动准确,说明方法的恰当。2•难点:说明顺序的条理性,语言的生动准确,说明方法的恰当。三•教学设想: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

3、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四•教学过程:1•导入:一年有几个季节?(生)春、夏、秋、冬。出示一年四季不同的画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就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神韵,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多彩的内涵。今天就让我们i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物候学知识的说明文一-《大自然的语言》。(板书文题和作者)(通过优美的画面,师生的交流,学生马上被优美的画面点燃了激情火花,被这美的感觉所深深吸引,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他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

4、无穷魅力。可以说“激趣”成功了。1.出示课题和作者。冇谁了解作者竺可桢吗?(生)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2.(过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察对农业冇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通过四大组抢答竞赛的形式开展,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答题速度快且答题准确率高,这一做法比较适合调节公开课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3.小结:本文

5、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生)不能。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木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吋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逐个板书)描述物象现象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解释逻辑竺可桢推究原因顺序阐明意义木质1.精读6-10自然段推究原因(1)自由读6-10自然段。(这里本来设计的是教师范读,

6、但是通过走到学生中间巡视,听了他们的自读与互读,感觉由于课文中没有太生疏的字和太长的句子,他们读的还不错。就省略了这一环节。)(2)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冇几个?(生)四个。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放在第一个?(生)因为纬度是最重要的。(3)再追问:这四个因索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生)从主要到次要。(4)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吋述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生)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5)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生)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

7、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小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多媒体出示:《大林寺桃花》指名读,学生思考。(生)高下因素。(在学生感悟课文时,我努力让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生机,并引导学生去朗读文章,学生读的也很好。但是,课后的一件事情却给了我很多思考,班内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你觉得《大林寺桃花》中包含的是高下因素吗?可我连什么是高下因素都不明白,怎么去理解这首诗歌呢?”我在深深自责,在教学中我把自己领悟到的美感完全送给了我的学生,让学生和我站在一个高度去欣赏课文,却忽略了学生内心那种

8、独特的体验,缺少了对课文多元的理解。如果在课堂上能够更贴近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这节语文课上的收获会更大。)1.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多媒体出示:比1961年迟

9、•天左右,比1960迟五六天。这种现彖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