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ID:42960259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_第1页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_第2页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_第3页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双石铺中学蔡秀丽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内容。学生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概念已经有所了解,本节课是以轴对称为知识的始发点,通过对性质的验证、论证,并引出逆定理。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节课语言理解表达问题较多,对他们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但还不能规范地、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因此,教学中我努力抓住能培

2、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复习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适时的提问激起学生的思维涟漪,将学生带入深入探究的境界。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力目标:能够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断定理;情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难点是通过动手操作、猜测得出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写出

3、规范的推理证明过程。五、教法和学法分析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六、教学过程设计本着动手操作——积极探究——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归纳总结的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激发探究欲望(通过动手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任取一点并连接点与线段的两端点,通过度量的方法得到线

4、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并让学生多取几个点,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的兴趣,使知识生长并生成。)(二)大胆猜测,小心求证1.学生的求知欲不仅仅在量一量,比一比。大胆猜测,能不能用求证的方法来论证——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正确性呢?2.通过分析可以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证明。所以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进行证明。3.选两名代表,让他们把证明过程写在黑板上,教师巡视学生书写过程,有针对性地引导讲解,规范学生证明过程。(黑板上的板书过程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对学生板书进行点评,对学生的不规范证明进行指正,鼓

5、励学生积极上进)4.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师再引导规范,同时给出性质定理的几何语言。5.应用新知,在掌握性质定理之后,通过一道练习题和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应用。6.挑战自我,论证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本环节教师通过层层设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7.知识巩固,通过一道练习题使学生学会应用判定定理。8.中考连接,应用一道中考题让学生感知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三)尝试就能成功我适时写出规范的己知、求证、解题步骤。通过板演引导学生完成题目。教师再针对存在问题

6、强调改正,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加深对本节知识的记忆。(让学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归纳了知识和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本节课对知识的认知、生长、生成过程——由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空间思维,通过拓展迁移,以作图、探究、猜想、证明的方法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最后通过老师画龙点睛之笔——【知识小结】【方法小结】,让学生从知识到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总之,数学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动起

7、来:手动——进行操行;口动——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脑动——进行积极思考。在数学课中要融入新课标的思想内涵,重视知识生长生成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