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

ID:42958773

大小:90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6

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_第1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_第2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_第3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_第4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的途径 (正式文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创新的途径史上最牛的“创新”世博宣传片1、从“史上最牛的“创新”世博宣传片”来看,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看书并讨论,假设你是世博会江西馆总设计师,你会通过什么途径让江西文化在世博上突显其独特的创新及传承魅力呢?合作探究一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江西馆的主题确定为“生态江西”,这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交相呼应,又充分体现了江西的特色、展示了江西的风貌、表达了江西的意愿。在设计理念上重点突出了四大特色。一:绚丽的生态风光;二;厚重的文化积淀;三;强烈的科学追求;四:崭新的发展景象。拓

2、展探究:以”瓷文化”传达的“"赣风鄱韵"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1)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江西馆处处体现着一个“瓷”字,体现着江西“千年瓷都”的风貌。充分运用体现江西特色、代表江西精神、在海内外具有独特地位的各类元素,注重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千年瓷都”的特点。①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重视文化的继承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重视文化的发展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批判继承推陈出新A: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3、的过程;又是一个的过程。B: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1)基本途径一: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胡锦涛名言欣赏那么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生生不息除了做到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还需要什么呢?二:(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合作探究二:传统而悠久的“茶文化”、“杂技艺术”、“瓷文化”融合并与“周杰伦的R&B时尚音乐元素”以及“魔术”触电,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

4、不仅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融入时代精神。而且注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国际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茶艺术与杂技、西方R&B差异—矛盾—竞争?合作融合需要……胸怀……气魄……分析态度借用杂技并融入西方R&B前沿音乐把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保持民族特色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即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二:(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什么过程①是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5、③是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怎么办①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②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楼主一:中国传统杂技已非常优秀,没必要借鉴西方R&B音乐背景来创新,况且,我们赣南文化中的《采茶歌》也可以做音乐背景嘛!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是一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楼主二:杂技,茶艺是什么玩意,老“古董”,不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R&B才是时尚,才是高雅艺术,我们应该把它照搬过来。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历

6、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合作探究三:《茶》剧杂谈: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以下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进行简要分析。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应禁止使用。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辨一辨课堂小结: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1)基本途径之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2)基本途径

7、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克服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创新的途径坚持正确方向拓展延伸:你知道吗?赣南采茶戏是很有地方艺术特色的一个剧种,是赣南客家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根据赣南采茶戏的曲牌,《山歌情》《试妻》《围屋女人》等一批优秀剧目陆续晋京上演,为赣南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级大奖,为家乡人民赢得了诸多的荣誉。随后赣南采茶戏的发展进入低谷时期。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名录。为传承发展好这一乡土文化瑰宝,赣州市召开“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工作会议,对采茶戏的发展做了相关要求.假如带着我们赣南特色的采茶戏去参加世博,你认为应该如何创新才能使它也成为具有轰动效应的特色文化呢?讨论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