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

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

ID:42954313

大小:402.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26

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_第1页
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_第2页
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_第3页
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_第4页
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醉学_03_局部麻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局部麻醉李文学概述定义利用阻滞神经传导的药物,使麻醉作用局限于躯体某一局部称为局部麻醉(localanesthesia,简称局麻)特点感觉神经被阻滞时,产生局部的痛觉及感觉的抑制或消失运动神经同时被阻滞时,产生肌肉运动减弱或完全松弛这种阻滞是暂时和完全可逆的概述局麻的一般原则麻醉应完善麻醉前应向与畜主取得合作麻醉前或麻醉期间可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以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应用前应对所用药物名称和浓度进行核对用药者应熟悉所用局麻药的药量、性质和不良反应,具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概述注意事项局麻应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注射针、注射器、麻醉药液等局部剪毛及术部处理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

2、因注入组织后1~3min出现麻醉,一次量可维持0.5~1h左右。穿透粘膜力量弱,不宜做表面麻醉。临床应用0.5%~1%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5%的做传导麻醉;2%~3%作脊髓麻醉;4%~5%进行关节内麻醉。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对黏膜的穿透力强,弥散性能好,对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性,可用于各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注射给药时作用开始迅速,麻醉强度约为普鲁卡因的2倍,作用时间可维持1~2h应用局部浸润麻醉0.25%~0.5%;神经传导麻醉2%;表面麻醉2%~5%,硬膜外麻醉为2%。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丁卡因麻醉作用强、作用迅速,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最常用于表面麻醉。毒性比普鲁卡

3、因大12~15倍,麻醉强度大10倍,表面麻醉强度比利多卡因大10倍点眼时不散大瞳孔,不防碍角膜愈合,因此该药常用于表面麻醉,可用1%~2%溶液。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布吡卡因布吡卡因的镇痛作用时间比利多卡因长2~3倍,比丁卡因长25%。应用用于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0.25~0.5%用于神经阻滞0.75%用于硬膜外阻滞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topicalanesthesia)定义局麻药直接与粘膜接触后,穿透粘膜作用于神经末梢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给药方法用喷雾器喷于粘膜表面;以棉球涂抹在粘膜表面;以棉球或纱条填充常需多次给药,一般2~3次,每次相隔5分钟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常用药物2

4、%~4%利多卡因,1%~2%丁卡因适应证眼、耳鼻喉、气管、尿道等部位的粘膜麻醉不良反应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组织刺激。局部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infiltrationanesthesia)定义将局麻药注入手术区域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而达到麻醉作用。操作方法“一针技术”先行皮内注药形成皮丘,再从皮丘边缘进针注药形成第二个皮丘,沿手术切口形成皮丘带,在一个注射点可向相反的方向两次注药方式直线浸润、菱形浸润、扇形浸润、基部浸润和分层浸润局部麻醉用针一针技术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局部麻醉方法传导麻醉(conductionanesthesia)定义在神经干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所支配的

5、区域失去痛觉,称为传导麻醉特点使用少量的麻醉药产生较大区域的麻醉常用药物2%利多卡因或2~5%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方法传导麻醉睑神经传导麻醉适用于眼睑的检查和治疗,尤其对眼球术后防止眼睑挤压眼球睑神经是耳睑神经(由面神经分出)的一个分支,经颧弓走向眼部,分布到眼睑和鼻部。在颧弓最突起部(或颧弓后1/3处)背侧约1cm处,注射1ml局麻药,除眼睑提肌外,其他所有眼睑肌都被麻醉。局部麻醉方法传导麻醉腰旁神经传导麻醉同时传导麻醉最后肋间神经、髂下腹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因而确定3个刺入点。最后肋间神经刺入点:马、牛刺入点相同。第一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髂下腹神经的刺入点:马、牛刺入点相同,

6、第二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髂腹股沟神经刺入点:马与牛的刺入部位不同。马在第三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牛在第四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注药方法:垂直皮肤进针,深达腰椎横突前角骨面,将针尖沿前角骨缘,再向前下方刺入0.5~0.7㎝,注射3%盐酸普鲁卡因液10ml,以麻醉腹支。然后提针至皮下,再注入10ml药液,以麻醉浅支。腰旁神经最后肋间神经、髂下腹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注射部位局部麻醉方法硬膜外阻滞麻醉(epiduralblockade)定义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称为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为硬膜外阻滞。局部麻醉方法硬膜外阻滞麻醉局部解剖

7、脊柱由很多椎骨连接而成,各个椎骨的椎孔贯连构成椎管。脊髓位于椎管之中。在两个椎骨连接处的两侧各有一孔,称椎间孔,为脊神经通过的地方。脊髓外被三层膜包裹:外层为脊硬膜,厚而坚韧;中层为脊蛛网膜,薄而透明;内层为脊软膜,有丰富的血管。在脊硬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有一较宽的间隙称为硬膜外腔,内含疏松结缔组织、静脉和大量脂肪,两侧脊神经即在此经过,向腔内注入麻醉药液,可阻滞若干对脊神经;脊硬膜与脊蛛网膜之间有一狭窄的腔,称为硬膜下腔。脊髓局部解剖局部麻醉方法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腔麻醉注射部位硬膜外腔麻醉的注射部位有三处第一、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