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52537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3
《14-14发问的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发问的精神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题目“发问的精神”揭示了文章的议论中心。二、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2、学习课文运用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正确理解其表达方法。3、会用“难道”“岂不”造句。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5、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在求知过程中,要有发问的精神。B:学生能理解课文的生词意思,会默写生词。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的议论方法,理解其作用。2、把握课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大课文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六、预习要
2、求:1、在课文中画出生词,并查字典写出词义。2、朗读课文5遍。3、完成书后的预习题。B组学生只需完成第1、2题。10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4、发问的精神理解题意,“发问”是什么意思?二、检查预习作业:1、检查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情况。2、回答预习题。3、把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请生自由回答,师不做评价)三、新授过程:1、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逐节朗读,逐节理解字词:学生板书自己画出的不懂的词语,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集体讨论解决。平淡无奇:(表情演示)不足介意:(表情演示)万世景仰:很多世代佩服尊敬。(手语讲解、表情演示)墨
3、守旧说:因循守旧,不思改进。(举例、演示)歪曲:故意改变(事实或内容)。(手语讲解)失实:不真实。(手语讲解)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词,大家理解意思了吗?课文手势会了吗?五、巩固练习1、生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10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开启蒙受其利万世景仰自以为是终身受用2、指名逐节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A+B朗读课文,抄写字词。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蒙受其利、万世景仰、墨守旧说2、点名分段朗读课文。二、新授课文,1、自由读各节,说说各节的意思。2、互相讨论各自然段的意思,课文的段落大意。3、集体交流
4、,分段。4、熟读课文,明确课文分段(师生讨论):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1--3)提出论题——发问的精神。第二段(4--8)正面论证,分三层。第三段(9--13)从反面论证应该多问,从而强调了发问精神的重要。可分三层。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分段,大家理解了吗?手语会了吗?四、巩固练习10朗读各段,体会各段意思。五、布置作业A朗读课文,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B朗读课文,默写生词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请生说说课文怎样分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组生回答)二、新授课文:1、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问:
5、(1)在这一段中提出了什么论题?(2)用什么方法提出论题的?(3)讲了什么道理?把什么比作什么?集体讨论以上问题,并进行归纳小结。(2)讨论交流,师讲解:课文用讲道理、设比喻的方法,生动地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把事物的道理比喻为“秘库石室里的珍奇”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秘库石室”和钥匙这两个比喻运用的很恰当,而且互相关联。“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单独成段,突出“发问的精神”。(3)齐读第一段。10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可分几层,每层讲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分三层:(1)提出正面论点
6、。----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新也常常由发问开端。(2)列举事例说明论点。(3)归纳小结第二段的正面论点。3、学习第一层。(1)指名读。(2)讨论:A、提出了什么正面论点?B、古今中外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C、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4、学习第二层。(1)自由读第二层,思考:这一层列举了哪些事例?(2)讨论:A、列举牛顿受苹果落地启发,创立“忘有引力”说的事例。B、列举瓦特受壶水滚沸启发,发明蒸气机的事例。C、列举孔子每事问,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的事例。5、读第三层,问:(1)这一层主要讲什么?它
7、是怎样和上下文紧密联系的?(2)“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把最后一句话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6、师讲解小结:课文列举牛顿、瓦特和孔子三个人“好问的人”10的例子,从正面论证:发问是求知识、明道理的途径,也是新发明、新创造的开端。阐述了发问精神的可贵。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段,大家理解了吗?手语会了吗?四、巩固练习朗读课文的第一、二段五、布置作业A朗读课文第一、二段B朗读课文,默写生词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一、复习检查。提问:在课文第二段中阐述了发问精神的可贵,列举了哪些事例?(A组生回答)二、新授课
8、文:1、学习第三段。思考:这一段可分几层?每层主要讲什么?2、讨论交流:(1)课文提出怎样的反面论点?(2)用了哪些理由论证反面论点的谬误?(3)找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