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93559
大小:18.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发问的精神》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发问的精神》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懂得发问的意义,学会做一个乐于发问、善于发问、勤于发问的人。 2。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来论证论点的写法。 3。学习本文在正反论证过程当中采用举例和讲道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难点:如何紧扣论点选择典型论据。 学法引导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心论点,与上一课《怀疑与学问》尝试比较体会
2、异同。 2。细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找出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的部分,并具体分析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说道理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解释下列词语。 介意:在意或注意。 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平淡无奇: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出色的地方。奇,特殊的。 寻根究底:寻求根由,追究底细。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对,正确。 潜修静想:形容专心研究,认真思考。 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 2
3、。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二、导入 所谓学问,一是学,一是问,虚心求教才是应有的态度。这篇文章的意图是提倡发问。读后想想,我们从中受到了些什么启发。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三、正课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思考:为什么要提倡发问的精神?不问不行吗? 学生回
4、答后教师讲述: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古今中外有成就者都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牛顿等人的事例就足以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而不问则不能求得真知,因为不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不问就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发现的问题越多,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把握。所以,提倡发问精神又有了它的必要性。能发问、勤发问,就拥有了开启密库里的珍奇的钥匙,何不多问呢? (2)从下面四句话中选出文章的论点: A。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
5、有很多的道理。 B。发问的精神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C。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D。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讨论后明确: 选C。A只是引出论题的引子;B运用了一个比喻,只是形象地说理;D是作为证明论点的理论论据使用的。 2。仔细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明确: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6、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课文第1-3段,讲通俗的道理,设生动的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第4段提出正面论点,即中心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2)课文前半部分从正面证明论点,举了哪些事例?列举这些事例的段落是怎样同上下文紧密联系的? 明确: 依次列举了牛顿(第5段)、瓦特(第6段)、释迦牟
7、尼(第7段)、孔子(第8段)的事例,来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列举这些事例之前,先在第4段用“能发问、勤发问的人……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两句,分析“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的共同特点,然后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引起下文。列举这些事例之后,在第9段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过渡,用“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一句归结到论点。这样写,文章上下文之间过渡自然,论点论据配合紧密。 (3)第9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能否改成“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或别的称谓呢? 讨论并归纳:
8、 不能。因为这关系到上文列举的四位名人的顺序,前两位是“大科学家”,后两位是“大思想家”,所以这里在归纳时按上文顺序写成“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这体现了文章语言表达非常严谨周密。 (4)你觉得课文选用的四个事例是否很妥贴?为什么? 你能为课文补充今人好问的事例吗? 四、总结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