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儿梨栽培技术

软儿梨栽培技术

ID:42939344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软儿梨栽培技术_第1页
软儿梨栽培技术_第2页
软儿梨栽培技术_第3页
软儿梨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软儿梨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软儿梨栽培技术软儿梨栽培有千年的历史,是一种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尤其适应沿山区冷凉气候。其树体高大,树势健壮,寿命长达二、三百年以上。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采用合理施肥、适当修剪,复壮更新技术措施,可使软儿梨提早结果,稳定产量,使盛果期限延长。软儿梨栽培技术要点如下:品种介绍软儿梨又名香水梨。软儿梨属秋子梨,抗旱耐寒,对土壤选择不严,在甘肃和青海一带都有栽培。软儿梨树形多呈金字塔形,枝干强韧,生长旺盛,高产长寿,属晚熟品种,到10月上、中旬才成熟采收。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重在125克左右。刚采收的梨果,色绿皮厚,肉硬无香,又酸又涩

2、,貌不出众,很少有人吃它,经冷冻贮藏后,果皮变黄、果肉后熟变软、酸度降低.甜味增强、香味浓郁。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心脾,余味久久不绝。正如于右任先生赋诗所赞“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软儿梨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葡萄酸和维生素,营养丰富,有清热、滋阴、润燥、生津、醒酒、润肺止咳、凉心消痰、解疮毒等功效。为食疗兼备的佳品。二.苗木培育苗木培育,首先选择适应本区气候条件免疫力强的嫁接砧木。常用的砧木种类有:杜梨、秋子梨等,由于杜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须根多,抗旱、耐涝、耐盐

3、碱。对土壤适应性强,与软儿梨嫁接有较强的亲缘关系,嫁接时间春秋均可,采用芽接和枝接方法,可有效提高嫁接成苗率。三、建园选择交通方便,灌溉便利,土地相对集中的地块做为园址,根据软儿梨生长特性,株行宜为4x5米,每亩栽植33株,定植穴规格1x1x0.8米,底部活土与基肥掺和匀回填,定植时间在4月10日一15日之间。软儿梨栽培前五年以长树为主,培养疏散分层形也可根据土壤条件及植株生长和具体状况,因树因地作形不需强求一律。1、定干新栽植的一年生苗木,要及时定干。定干高度要因地势、土壤和楼形等而异。干高一般要求为80厘米左右,定干时要留整形带,因此需要在

4、100厘米处剪截。梨树发枝力较弱、定干后,一般发枝较少,所以可不进行抹芽,在6—7月间,对生长过旺的长枝可行摘心,促使新梢充实生长和形成饱满芽。2、骨干枝的选留和培养。梨树定干至开始结果,大约需要4—5年,第一年选顶端直立健壮的枝条作中心领导枝,并适当短截,一般剪留长度为60厘米左右。在中心领导枝下部的枝条中,选留着生方向和位置适当,角度比较开张,生长势及所占水平空间比较一致的3-4个枝条,做为第一层主枝,到三、四年时,中心领导枝下的分枝,选取2-3个做第二层主枝。在第一层主枝上,所抽生的枝条中,选留向外延伸的健旺枝,做主枝的延长枝,并剪50厘

5、米左右,剪口芽留向外侧。3、土、月巴、水管理在春季对幼树压土,改良土壤结构,加厚土层,增强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促进树体生长。施肥要紧跟生长期,前期施氮更重要,N・P・K三要素的适宜比例为1:0.5-0.7:lo浇水要适宜,不宜泡根,越冬水要浇饱。五、整形修剪梨树在开始结果初期,生长量仍然很大,这个时期修剪的任务以整形为主,迅速加大树冠,同时培养枝组,促生大量果枝,为早期丰产创造条件。1、中心领导枝的培养进入结果初期,中心领导枝生长正常时,每年选向上直立,生长粗壮的枝条做延长枝,并适当短剪,一般留40厘米左右。在中心领导枝上,各主枝层间的辅养枝,

6、应缓放或轻截,使其尽快地形成花芽结果。2、主、侧枝的选留和培养梨树在经幼龄时期,如果已选留第一、二层主枝,进入结果初期就要选留第三层主枝,在培养主、侧枝时,更要注意各级枝的均衡生长,保持从属关系明确。3、结果枝组的培养合理地配置、培养结果枝组、对幼树早期丰产和大树连年丰产有重大意义。梨树枝量较少,膛内空间大,因此,各级骨干枝上的分枝应尽量多留,先连放几年,然后再回缩。培养大、中型和圆满紧凑枝组时,可选用较健旺的长枝,采用先截,后放,再缩法。六、衰老梨树的更新复壮梨树达50-60年生以后,开始表现衰老,,膛内空虚,主枝先端抽生的新梢很短,甚至不抽

7、枝。1、骨干枝的更新复壮。衰老树的骨干枝头,常因过去结果过量而下垂,必须在骨干枝的中,下部,找良好的背上枝进行回缩,抑前促后,增强营养生长,每年更新1—2个逐年回缩更新,对萌生的新枝,加大培养形成新的骨干枝。2、结果枝组的修剪。树膛内的枝组,要适当回缩,冠内潜伏芽萌生许多徒长枝,可用来培养较大的枝干,充实残缺不全的树冠,培养新的枝组,增加结果面积。对空间小的部位的徒长枝,轻剪长放,促生花芽,培养成中、小结果枝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