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

ID:42939089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_第1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_第2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_第3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_第4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安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班级总分命题人:黄晓东审题人:刘海英一、基础检测每个选择题5分。.1、下列黑体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秦军汜(si)南夜缱(zhui)而出佚(yi)之狐B.共(g6ng)其乏困若不阙(jue)秦许君焦瑕(xia)C.秦伯说(yue)杞(qi)子、逢孙、杨孙戍(shu)之D.微夫(花)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yu),不知(zhi)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

2、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Z过也。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屮,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吴广以为然(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

3、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Z往來,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

4、••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公从之。B、烛之武退秦师。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君知其难也D.失其所与,不知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B、行李Z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二)、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下面21-26题。(18分)太子及

5、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己不顾。12、与例句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又前而为歌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B、秦兵旦暮渡易水C、发尽上指冠D、越国以鄙匹13、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荆轲和而歌A.又前而为歌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14、与“太子及

6、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孔子云:“何陋之有?”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15、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和宾客“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B、“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代,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16、翻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7分)三.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3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7、,o(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5)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高一年级语文B班月考试题[答案]l.C(A项“汜"读“恰n",B项“共〃读"gong",D项“逢〃读"pang%)2.D(厌:满足;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3.B4.D5.A(B项的"说〃,通“悦":C项的"知〃,通"智〃;D项的"共〃,通“供〃。)6.A。7.D(否定判断句)8.B(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

8、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使・.・.・・削减〃;C项为"使......灭亡〃;D项为〃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