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ID:4292969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30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_第1页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_第2页
资源描述: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Vygotsky'sSocioculturalTheory)学习的社会文化理论起源于心理的文化-历史观,其基本观点是:人们所处的环境与人们的内部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所处的环境充斥着先辈们的文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物化成果。维果茨基关于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论强调人类的智能来自于我们的社会或文化,个体的认知发展首先是通过人际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实现的,而不是首先通过内在的过程(内化过程)实现的。由此,维果茨基对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待儿童的发展,将儿童心理发展看成是受内部力量驱使的、由内在逻辑支配的过程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皮亚

2、杰脱离了文化,脱离了儿童周围的环境考察儿童思维的发展,皮亚杰并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儿童发展的本质。“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知发展的潜力受限于"最近发展区"(ZPD)。最近发展区就是学习者个体在能力更高的同伴、成人或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行为区域。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同伴之间的交互、脚手架和建模对于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知识获得是非常重要的  维果茨基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原理:  1、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社会历史产物。  2、人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是在后天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的。  3、教育与教学

3、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形式。  4、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需要的手段、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的。  5、人与人的交往最初表现为外部形式,以后内化为内部心理形式。  1.心理发展观从起源上看: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的发展结果,是种系发展的产物。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个体来说: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维果茨基指出:  人的心理发展的第一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人的心理发展的第二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

4、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据此,维果茨基阐明了儿童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维果茨基,1994,p.403)。显然,这种从社会的、集体的、合作的活动向个体的、独立的活动形式的转换,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枣“内化”机制。同时,这也表明内化的过程是一种转化的过程,而不是传授

5、的过程。  2、高级心理机能是由工具与符号中介的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两种形式: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前者具有自然的、直接的形式,后者具有社会的、间接的形式。区别人与动物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工具和符号。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为中介的。人类文化随人自身的发展而增长与变化,并对人的一切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正是通过工具的使用和符号的中介,人才有可能实现从  维果茨基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人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之中,我们的行为不是由对象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与对象连结在一起的符号决定的,我们赋予客体意义并按照那

6、些意义行动。语言是人类为了组织思维而创造的一种最关键的工具,概念和知识都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是思考与认知的工具,一个人在学习语言时,他不仅仅在学习语词,同时还在学习与这些语词相关的思想;语言可用于社会性的互动与活动,儿童可以凭借语言与他人相互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语言是自我调节和反思的工具。语言也是通过历史而发展的。符号中介是知识建构的所有方面的关键,维果茨基认为,符号机制(包括心理工具)是社会机能和个体机能的中介,连接了内部意识和外部现实。  3、心理发展的活动说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的活动观,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分析后指出,人的心理是在活

7、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提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即“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步的。”(Vygotsky,1956.)维果茨基早在1920年代就注意到活动在高级心理机能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意识与活动的统一性,即意识不是与世隔绝、与活动分离的内部封闭系统,活动是意识的客观表现。因而,可以通过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把意识的内容加以物化,转换成客观的语言,转换成客观存在的东西。由此,维果茨基明确区分了“意识”与“心理”,这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概念。“心理”概

8、念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反映形式,而意识则是人所特有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维果茨基提出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心理学原则,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