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ID:42926346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1页
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2页
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3页
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4页
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摘要:镇赛县地处吉林省西部,耕地中盐碱面积较大。2007年,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塢I嫩入白”工程正式启动实施,镇赛县沿线贯穿北部、西部、南部8个乡镇;2008年,吉林省又实施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借助这两项工程,镇赛县及时提出了沿线经济开发,组织编制《镇赛县百万亩水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使镇赛县成为水田大县。而一些老稻田区多为草甸盐碱土,盐分聚集,土壤PH值在8.0左右,很大程度上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新开发的水田中除一部分是旱改水之外大部分都是荒地,其中盐碱成分较重。提高盐碱地水稻的产量在提高镇贵县

2、水稻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键词:镇赛县;盐碱地;水稻栽培;高产优中图分类号:S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58-21盐碱地的特点及危害镇赛县新开发水田区多为淡黑钙土和苏打碱土,这类土的含盐量高,一般在0.5%/%左右,碱性大,PH值在9左右,土壤分散性强,土壤吸水性强,团粒结构透性差,干湿变化大,“干时一把刀,湿时一团糟”,物理性状很差对水稻生产不利。2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选用耐盐碱的优质高产品种选择生育期在12&135d,注意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可选品种如:白粳1号,长白15

3、,吉粳88,赋育33,松98-122等。2.2培育壮苗2.2.1壮苗标准矮壮敦实,叶茎粗挺,根系发达,无病斑,生长整齐,色泽黄绿,插秧后返青快。2.2.2育苗方法(1)选种:选用纯度高的优质品种籽粒饱满,无病斑,千粒重较大。(2)晒种:浸种前晴天晒种2-3d,每天要翻动两次,通过日晒提高发芽率和芽势,并经紫外线杀死病菌起到消毒作用。(3)浸种:正确选择药物,如预防毒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可以用保克、强氯精、多菌灵等药剂浸种消毒。(4)播种:温度适宜尽量早播,一般在4月10日到25日之间,建议大棚或中小棚育苗,因倒春寒不建

4、议地趴式育苗。播种不宜过密,每平米播种250-400g之间(约一万到一万六千粒),播前催芽可以保证出苗快而整齐,成苗率也高。(5)苗期管理:①水分先湿后干、前少后多。"旱长根,湿长芽”,前期土壤不干旱稍湿润,后期气温升高,秧苗长大,叶面增多需水量逐渐加大,需勤浇,多浇,每次浇透。②温度前高后低。出苗前尽量保持好棚内温度,一般25-28°C不需放风。出苗后降温管理以防徒长,温度宜控制在20-25°C,可适当放风管理。遇到阴雨天等特殊天气,外界温度不高,而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注意放风降温,以免造成外界温度升高后徒长秧苗死亡现象。插秧前揭棚低

5、温炼苗。③秧苗一叶一心,两叶一心和三叶一心时各追肥一次。整个苗期浇3-4次PH值为4的酸化水,控制苗床PH15°C,最低日温>12°C就可以进行插秧。剔除病苗弱苗合理密植,土壤条件好的地块稍稀,稍差地块密植,株行距在9x3至9x5之间,3-6株/穴。2.2.6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科学施肥,合理灌水,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管理。(1)科学施肥:根据土壤状况,目标产量,不同生长期以及肥料特性相结合进行科学配比。结合整地耙地每公顷一次性施入底肥:尿素50-75kg.二镀150kg、硫酸钾50kg、锌肥20・40kg、有机肥20吨以

6、上;水稻返青后(六月下旬),根据长势适当追施分菓肥公顷施尿素50-75kg.硫酸鞍50・75kg,为防过多无效分菓,追肥不可过多;分菓末期水稻拔节时追施穗肥(一般七月中旬),公顷追施纯氮硫酸镀50・75kg、钾肥50kg;抽穗至齐穗为增加灌浆物质、减少社匕粒、增加粒重,叶面喷施尿素对磷酸二氢钾35-50kg,施肥不能过晚以免贪青。(2)合理灌水:盐碱地土壤透水性差,盐分难以淋洗。为保证稻田正常生长,除了种稻之前泡田洗盐之外还要在水稻生长期间洗盐压盐,防止盐碱危害。插秧前大排大灌2-3次洗盐碱;插秧至分菓阶段,寸水管理;拔节、孕穗、抽穗

7、期间,浅灌,但和正常稻田相比要加深水层并及时换水排水;水稻灌浆成熟期是叶同化产物向子实转运积累的关键时期,如果断水过早容易影响灌浆,还可能因为缺水反盐造成减产,因此提倡晚排水、晚断水,一般出穗一个月以后,收获前10d左右为宜。2.2.7病、虫害的防治(1)水稻病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①立枯病: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由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的产量。防治立枯病:一是种子处理用46%恶敌30

8、g对水15kg,搅匀后浸12kg稻种,在室温下浸种5d,每天搅动1次;用10%浸种灵5ml或35%恶苗灵100ml对水25kg浸种5-7d,每天搅动1次;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g,拌10kg稻的重要措施。播种前每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