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26124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眩晕的诊断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眩晕的诊断和治疗一、概念及分类: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叶、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
2、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三:眩晕的机制;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悄、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如一侧
3、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f网状结构f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f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血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前庭眼动通路:前庭神经核f脑干内侧纵束f各眼球运动核联系:病损时出现眼颤。前庭小脑通路:前庭神经核一前庭小脑束一脊髓前角:出现共济失调、平衡不稳及肌张力改变。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神经核f前庭脊髓外侧朿f脊髓前角四: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1.口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2.眼球震颤3.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
4、状4.平衡不稳,共济失调5.眩晕的种类(1)真性眩晕(周I韦I性、前庭外周性):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2)假性眩晕(中枢性、脑性):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五:前庭功能试验:前庭神经系统是人体进行空间定位、维持平衡的重要系统,其功能异常是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庭功能的检查及评价是诊断眩晕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1.前庭眼动反射:临床上常用的眼震
5、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或视频眼震图(vedionystagmography’VNG)通过客观量化评定前庭眼反射(vestibularocularreflect,VOR)而检查前庭功能,但其主要反映的是水平半规管功能,因此,仅通过VOR反映前庭功能有一定局限性。2.姿势稳定试验:包括Romberg试验、强化Romberg试验(又称Mann试验)、单足直立试验等也还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对于这些临床试验的判别标准,除判断患者有无倾倒外,还有计时方法,即记录患者在这些平衡
6、试验中维持直立的具体时间。(1)人体处于直立静态姿势时,尽管维持不动,但实际上身体始终围绕自己的平衡点不停地晃动,这是是自我意识无法控制的,称为牛理性姿势动摇。(2)姿势平衡的维持依赖前庭、视觉以及本体感觉系统的协同作用。视觉系统稳定视环境;本体由肌梭、关节、肌腱等感受器提供肌肉张力和身体各部位关系的信息,保持关节位置和肌肉张力;前庭系统由球囊、椭圆囊感受头部静态位置以及直线加速度,壶腹悄感受角加速度。各种信息经中枢系统复杂的整合机制,通过前庭脊髓外侧朿支配服干四肢肌肉,称前庭脊髓反射(vesti
7、bulospinalreflex,VSR);而前庭脊髓内侧束下行纤维把影响迷路紧张性冲动传到颈肌,称为前庭颈反射。最后眼位保持清晰的视觉,调节相关骨骼肌张力,保持头位及正确姿势。姿势稳定试验是检测人体姿势控制系统的功能状态,它是三个输入,一个输岀的系统。三个感觉输入是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输出是身休的晃动。六:眩晕的原因包括1.耳源性(耳石脱落症,Meniere,前庭神经炎等)2.眼源性3•颅内肿瘤、脑外伤、小脑病变(小脑卒中,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4•多发性硬化、颈稚疾患、颈椎
8、挥鞭伤5.运动病(晕动病)6•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减退)7•英他等七:颈性眩晕1・定义:木文所指颈性眩晕指由颈稚病引起的、以眩晕及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指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2•机制:国内外关于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学说数量较多,包括四类A.椎动脉供血不足学说B.交感神经学说C.颈髓损伤学说D.本体感觉学说3.诊断标准:(1)与头颈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诸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