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214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诗经》两首---《蒹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经》两首—《蒹葭》教学设计潮州市潮安区江东中学林燕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2)、通过朗读和借助关键词句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3)、借助本诗,初步了解《诗经》韵律美的特点。(4)、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伊人形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人物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赏读诗歌,品味感悟诗中景诗中情。2、难点:领悟诗人的情感及伊人形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播放蒹葭-(电视剧《大汉情缘之
2、云中歌》插曲),同学们,我们就在这优美的歌声中开始我们的课堂。谁知道这首优美歌曲的歌词出自哪里?《蒹葭》,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去感受先人美妙的诗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用优美的歌曲,设置情境,营造诗歌学习课堂气氛)二、交流检测预习成果多媒体显示课本下注释的字词的读音和字义词义(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将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上交流的有关文言知识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习字词的能力)三、整体感知,把握情感a)交流诗歌的特点及其作用:押韵、运用叠词、重章叠句.。b)听录音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师生共读。
3、c)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学生的个别发言,引导其总结概括,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言交际能力,也为感悟诗意的做好准备。)四、师生共赏诗歌景、情、人。(一)、读中赏诗中景。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问题设置:诗中描绘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明确:(1)蒹葭,这是什么样的一片芦苇丛。芦苇特点是茂盛的;比较蒹葭苍苍、蒹葭苍--苍—的表达意境的不同,体会将苍苍改为苍盛的韵味不同;并指导朗读、谈感受;通过朗读体会运用叠字、双声叠字的作用。(2)白露秋霜。洁白晶
4、莹,触感是凉的。体会白露为霜、未未已意味着诗人从拂晓就到河边直呆到太阳快把露珠晒干的心情以及诗中所创设的氛围。——苍茫凄清寂寞,为主人公追寻的过程及心情奠定基础。(3)主人公追寻的道路明确:艰险又漫长:感受长、跻、右和伊人位置的变化(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沚)拓宽了诗的意境。(4)学生带着体会朗读感受诗中景。(5)在媒体图片变换中配上教师朗诵,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歌的意境。(二)、读中悟诗中情明确:主人公追寻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憧憬—焦急—失望。(1)问题设置:诗人在不在?还可能在哪?既然伊人在,主人公怎么做?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提问个别学生,
5、引导理解诗意)(2)老师朗诵,学生默想后带着情感朗读。(3)指导“所谓伊人,在(啊)水一方”及“所谓伊人,(唉)宛在水中央”的朗读,体会主人公追寻伊人的心情。(4)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苍茫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比兴)(三)、读中品诗中人A、主人公形象(1)问题设置:从诗中还能感觉诗人什么精神?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1)学生讨论后明确:主人公是一个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2)全体学生站起来起读这首诗歌表
6、达对主人公的敬意。B伊人形象明确:(1)主人公追寻的伊人是美丽的,朦胧的。诗人并没有明确写出伊人的形象,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她的美,表达对她的爱意。(2)他追寻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讨论后明确:指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的一些梦想吧,想实现却很难;订下的很高的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很痛苦,还不一定能实现。(整个教学过程力求通过老师诗意的朗诵,激发学生发挥想象、默想诗中情景,再加以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从而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阅读水平。)二、课堂总结蒹
7、葭苍苍萋萋采采苍茫白露为霜未晞为已凄清道路阻长跻右漫长崎岖伊人在宛在主人公憧憬—焦急—痛苦(比兴)(课堂总结借助多媒体板书设计,紧贴文本,抓住关键词语,给学生明了的感觉,让学生对诗歌也有一个整体的巩固)二、拓展延伸请大家选用屏幕上的几个词语,通过想象来写一段诗意的话。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河畔道路、水中沙洲。(学生写好后请个别朗诵或多媒体展示)(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引导学生写作,读写结合,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