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2032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观沧海》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沧海》教学反思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教师:李彦敏2《观沧海》教学反思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教师:李彦敏朗读,是诗歌教学的根本。所以本次执教《观沧海》,我的教学目标也是围绕朗读展开:准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文本和背景品味诗歌的感情。课堂上,我注意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歌,通过三个阶段,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感受到自身朗读能力的提高。第一阶段,读准字音的朗读。朗读一首诗歌,最起码就是先把字音读准,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能够检验他们的预习情况。第二阶段,注意节奏和音律的朗读。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做到抑扬顿挫,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第三阶段,深化理解的朗读。初读是感受,那是较为朦胧的理解,而这个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我在这个阶段就设置了一个问题:“《观沧海》要读出怎样的感情?请你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当学生找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进行分析时,引导学生分析出大海的特点——博大,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得知此时作者的胸怀也是博大的,在朗读中就要把诗人的这种感觉表现出来。又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句,引导
3、学生结合当时的写作时间是秋天,而这些景物的特点却是生机勃勃,从而推测出作者当时看到这些景物的喜悦之情。那么学生在朗读时就要语气高昂,把那种喜悦之情体现出来。在这个阶段中,通过分析与朗读,使学生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对诗歌的理解,同时也领会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这一阶段的朗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关键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朗读时学生就要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一望无际的海面,群山和海岛高高耸立的情景,从而体会大海的辽阔和雄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2,让学
4、生在脑海中再现各种草木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的情景,从而感受作者的喜悦。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感觉作者的心情,通过朗读把它展现出来。宋人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读书之要》)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要反复诵读,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这堂课,教师本着这些宗旨,引导学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再现诗歌,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