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0494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将心比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将心比心》教学设计广元市实验小学胡玉蓉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1、同学们知道孟子吗?(相传,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成为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2、(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这句话是孟子说的,谁能读一读?(指名读通顺) 孟子的这句话讲的是:要孝敬自家的老人,也要同样地善待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样地爱护别的孩子。“尊老爱幼”,一直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齐读。3,今天我
2、们学习的《将心比心》这篇课文用生动的故事,再一次诠释了二千多年前古人的教诲。(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读完以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什么事情?文中的那些地方让你感动?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来!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的情况。有三个自然段,好,我们来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3,指名读第一段,阿姨的话多温暖,多体贴呀,我们一起轻轻的读一读她说的话。4,指名读第二段,妈妈的话给了护士
3、极大的鼓励,也给了女儿极大温暖和幸福,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我的女儿。。。。。。”5,指名接着读。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故事?(随机板书:听阿姨为奶奶开门,看母亲宽慰护士)同桌之间互相讲讲这两个故事。6,指名讲故事。这两个同学都能将故事复述的很清楚,真了不起!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16分钟)1、接下来,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声音。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琢磨体会,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非常感动,用_______划出,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生
4、自由读、画,教师巡视)(画好以后,自己反复出声练读)2、来,读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大声读:句子一: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⑴ 说说这句话为什么感动了你?(这位阿姨很善良。重点词:“沉重”、“一直等到……才松开”。面对这样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⑵ 推开商店沉重的大门,阿姨看到谁?(“我”年迈的奶奶)想到了什么?(自己的母亲)所以她这样做?(一直等到我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她不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3) 阿姨的话语是轻轻的,但让我
5、们感到不轻的是她沉甸甸的孝心,她时刻牵挂着自己的母亲,也同样地善待别的老人。是什么原因使阿姨拥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呢?(将心比心)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引读: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真诚。接读就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学能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我们的阳光更灿烂,接读就会()3、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句子二: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⑴ 说,为什么令你感动?(“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得出口的。已经打了两针了
6、,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时说的。 ⑵ 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不要紧,再来一次)(指名读)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宽慰她……(不要紧,再来一次)(指名读)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时,她还是耐心地说……(不要紧,再来一次)(齐读)⑶ 这句话简短却不简单啊!如果此时母亲不是鼓励而是责怪,又会是什么后果呢?(4)正因为母亲的宽容和鼓励,第三针果然成功了。读到这儿,我们会情不自禁地
7、感叹:(读最后一段)4、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句子三: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⑴ 说说这句话为什么令你感动?(母亲时刻想着女儿,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女儿。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地关爱别的孩子。)如果你就是作者,听了母亲的话,你会怎么想?(感激母爱,内心惭愧,应向母亲学习她的宽容)⑵ 你就是母亲,你怎么说这句话?自己读读。(学生练读)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博
8、大的母爱,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享受这份沉沉的母爱。引读:母亲慈祥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指名读。母亲温和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指名读。母亲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