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南的歌会 (2)

16云南的歌会 (2)

ID:42898997

大小:16.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16云南的歌会 (2)_第1页
16云南的歌会 (2)_第2页
16云南的歌会 (2)_第3页
16云南的歌会 (2)_第4页
16云南的歌会 (2)_第5页
资源描述:

《16云南的歌会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云南的歌会韩珍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过程与方法: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沈从文的语言和文学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民歌的方式和内容及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感知课文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美。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播放云南地方的风俗图片)云南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那里四处都环绕着青山绿水,是一个清新美丽、充满灵气的地方。云南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少数民族的人民总是与歌为伴,以舞为乐,每逢聚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

2、,游戏传情。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云南的歌会又有哪些独有的美妙之处呢?从湘西地区的灵山秀水中走出来的沈从文先生,以其明净而俊逸的文字,带我们踏上了云南这方净土,去聆听天籁般的山野歌声。那泥土的清香、山风的清新、野花的芬芳,都夹杂在歌声中扑面而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云南的歌会》吧!二、资料简介1.作者简介。2.云南民歌简介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听课文录音范读,要求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将课文分为四部分。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

3、点?(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明确: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唱歌,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学生自评、互评。(3)读完本文,云南的歌会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学生讨论明确:印象:淳朴自然;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作者之所以对云南歌会感兴趣,是因为作者于歌会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于是赞赏之情于笔端汩汩流

4、淌而出。(4)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①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明确:这是一个发散性问题,答案不强求一律,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教师一

5、定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细致分析、体味,切忌泛泛而谈,架空分析。第①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第②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第①段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第②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四、教师小结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

6、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五、作业1.课后练习一;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更深层次地探究课文。二、研习课文,精读探究1.赏读“山野对歌”。(1)概括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内容。明确:描绘

7、山歌对唱的场面。(2)“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的是什么?明确: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3)“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明确:“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相照应,因此,这里的“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4)在课文第2段中,提到民歌唱的方式有很多,如见景生情,即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