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

ID:42896731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_第1页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_第2页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_第3页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_第4页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属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包括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各型间免疫保护不明显。2、登革热疫情分布在哪些地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

2、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2014年夏秋季,我国的广东省流行较严重。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个别地方还引发了当地病例的发生,甚至造成局部暴发,如今年广东登革热疫情。3、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黑斑蚊”),有白斑,胸背板有一

3、条白色纵蚊。白纹伊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4、登革热的传染途径是什么?当伊蚊叮咬病人(发烧前至退烧期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5、登革热好发于哪些季节?  全年

4、均有病例发生,大多数地区的高峰期与雨季相一致。泰国和缅甸5~10月为高峰。马来西亚和越南,6月份病例数增多,次年1月降低。印度北部通常在8~11月;而拉贾斯坦的一次流行,则是在旱季(4~5月),认为与埃及伊蚊在室内贮水容器中繁殖有关。  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海南高峰期为4~6月,广东为8~11月。福建的一次流行发生在7~10月。6、登革热的易感人群有哪些?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

5、民的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故发病以儿童为主。在我国各年龄均可感染登革病毒而发病,从婴儿到老人,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和种族均可得登革热。7、登革热潜伏期有多长时间?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8、登革热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哪些?登革热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

6、,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病死率极低。9、个人如何预防登革热?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避免给被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子叮咬的措施如下:(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2)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4

7、)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10、如何灭蚊?  预防登革热暴发的有效措施就是杀灭伊蚊,其中除紧急杀灭带毒成蚊外,翻盆倒罐清除伊蚊孳生地,迅速降低蚊媒密度更为重要。  埃及伊蚊主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内;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

8、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①水缸加盖:每隔3~5天清、刷、洗、烫一次,以清除杀灭水缸内壁幼虫及蚊卵。②生物灭蚊幼:在水缸中放3~5条吞食蚊虫的鱼类如柳条鱼、中华斗鱼、非洲鲫鱼、塘虱鱼等,或在水缸中投放苏云杆菌H-14制剂。③开展以防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