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94550
大小:1.7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0
《潘祖荫与京师金石文化圈_程仲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2潘祖荫与京师金石文化圈!!!!!!!!!!!!!!!!!!!!!!!!!!!!!!!!!!!!!!!!!!!!!!!!!!!!!!!!!!!!!!!!!!!!!!!!!!!!!!!!!!!!!!!!!■程仲乾嘉时期的金石研究已经专门化、系统化,但从研究者角度看,仍不免集中在部分人群中,如阮元、包世臣霖等。然而到了晚清,尤其是同治末年以后,对金石进行专门研究的文人学者,数量越来越多。梁启超说:同治朝十三年间,为恢复秩序耗尽精力,所以文化方面无什么特色可说。光绪初年,一口气喘过来了,各种学问,都渐有向荣气象。清朝正统学派———即考证
2、学,当然也继续工作。但普通经学史学的考证,多已被前人做尽,因此他们要走偏锋,为局部的研究。其时最流行的有几种学问:一、金[1]石学;二、元史及西北地理学;三、诸子学。这都是从汉学家门庭孽衍出来。梁启超特别注意到了同光时期金石文化的发展与变化。由于中国文化深远,地域广阔,文人间交流有一定的范围,大致可以根据地域略事区分,因此便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的金石文化圈。但各文化圈成员不是完全固定的,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充实进来,也会因科举考试、职务调整、公私事务等原因流动到全国各地。因此,从地域来讲圈子是存在的,但从个人来讲,圈子又不是固定的;尤其是游
3、宦各地的官吏,严格地讲难以归为哪个圈子,但他们也有相对固定的交流对象,本文以此为划分依据。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晚清的同光时期,这些不同圈子的交往对象中,官居清廷高位的潘祖荫是一个纽带式人物,他不仅是京师金石文化圈中金石收藏的翘楚,更是各地金石同好盼望联络的对象。所以,本文先就潘祖荫和同光时期基于地域特征的几个主要金石文化圈作一梳理。一、潘祖荫与京师金石文化圈(一)京师金石文化圈的形成清代的北京称顺天府,属直隶省,时人称为京师。京师金石文化圈具有独特性,首先因为京师乃清政府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大量官吏、文人墨客皆汇聚于此,这
4、个群体不仅有京城和京畿之地的,更多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文人士子。从某种程度上讲,其涵盖范围大至全国。其次,北京琉璃厂为金石流通提供了条件。琉璃厂紧挨着紫禁城与翰林院,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时,除各地藏书家进贡书籍外,主要到琉璃厂采[2]购,于是琉璃厂成为全国最大的书籍市场和文物集散中心,梁启超将其比作京朝大夫的公共图书馆。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载:“桥以东,街狭,多参以卖眼镜、烟筒、日用杂物者。桥以西,街阔,书肆外,惟古[3]董店及卖法帖、裱字画、雕印章、包写书禀、刻板镌碑耳。”各地书商、文物贩子汇集于此,各种古籍椠本、文人手稿、金石拓
5、片甚至青铜彝器在这儿自由交易流通,推动了书籍、文物交易,也促进了金石研究的发展。为了每次的会试和殿试,各地举人常年往来京城和地方之间,这儿也是进京官员的暂住地,有的举人屡试不中,流落北京,索性变成商人,专事各地文物的交流。所以北京地区活跃着全国各地的金石学者,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大金石文化圈。(二)潘祖荫对北京金石文化圈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潘祖荫出自苏州“彭宋潘韩”四大名门望族之一的“贵潘”,潘家以一状元、八进士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潘祖荫系出簪缨世家,较早步入翰林,有搜罗古籍文献、金石文字之好。潘氏除与朝野上下多有来往应酬之
6、外,并与当时学术界众学者互动频繁,与友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诚挚的情感。前人论清代晚期学术有数变,均[4]提及潘祖荫在其中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兹参《大阜潘氏支谱》、潘祖荫祖父潘世恩,《先文恭公自订年[5][6]谱》、父潘曾绶,《潘绂庭先生自订年谱》、弟潘祖年,《潘文勤公年谱》潘氏三代资料,略述如下:道光十年(1830)十月六日,潘祖荫生于京都米市胡同,祖父潘世恩时任工部尚书兼署左都御史,[7]为其名曰祖荫,字东镛,号伯寅,小字凤笙,并赋诗以志。潘祖荫又号郑盫、龟盫,室名曰八囍斋、滂喜斋、佞宋斋、莲叶西斋、八求精舍、功顺堂、澄怀堂、龙
7、自然室、芬陀利室、汉学居、集古居、攀古楼、近光楼、小脉望馆、龙威洞天、二十钟山房、金石录十卷人家、古錞于室、蠠慕斋、百宋千元等等。34潘祖荫自幼聪慧,及长侍读于族中长辈左右,颇得钟爱。十九岁以祖父八十赐寿恩赏举人。据《潘祖荫年谱》载,道光二十九年(1849)潘祖荫二十岁时随叔母汪太夫人南归吴县,此时潘祖荫刚刚恩赏举人,正春风得[8]意,抵里后便与杨芸士、戈顺卿、尤榕畴、江弢叔诸先辈订交。当时,伯父潘曾沂闭关谢客,虽至亲莫得见,惟祖荫常在侧。后潘祖荫北归京城,伯父致信其父潘曾绶,云:“凤侄虽少年而读书作事眼明心细,加以[9]精研阅历,
8、吾乌能测其所至耶。去北五十余日,‘桂际’眼边觉得少一人,未免黯然。”“桂际”乃潘曾沂所憩书斋,可见伯父亦对其十分赏识。道光三十年(1850)潘祖荫二十一岁时受业于吴增儒、陈庆镛,始治许氏《说文》,耽耆汉学,之前还先后受业于胡清绶、沈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