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

ID:42879414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_第1页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_第2页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朝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是由清朝部分官僚发起和主持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运动,其口的是“师夷长技”,以图“自强”“求富”O洋务派:洋务运动的主持和参加者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屮央以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奕訴、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及沈葆桢、丁汝昌等为代表。洋务运动历吋30余年:1861年1月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洋务运动到此结束。洋务运动的内容:一是从图强御侮和平息内乱出发,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二是从求富图强出发,大力开办民用工业。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

2、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例如: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岀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

3、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由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伟大产物——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仍然签定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宣告了这场运动的彻底失败!洋务运动最终失败。因为其〃自强〃、“求富”目标并未实现。洋务运动虽然作出了不少成绩,但并没有

4、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木原因是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即只改经济制度,不改政治制度。根木败因:只新其貌、而不新其心。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洋务运动时屮国在制度方面的不足,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部分官员试图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力主兴办洋务,在屮央的代表有奕欣,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被称为洋务派。而另一部分官僚(以满清贵族为主)则坚决反对采用西方科学技术,被称为保守派,以倭仁为代表。而慈禧也只是暂时支持洋务派。这样的局势,

5、很有可能随时变动,是对运动非常不利的。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Z—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Z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口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曲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

6、方的先进技术,必定会走上失败.口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正在于其“脱亚入欧”,全盘西化,既变“体”又变“用”。而洋务运动的失败正在于其“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变“用”而不变“体”,“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其实,对洋务运动的这个错误,当年不少人国人既己看出,除了早期民主思想家呼声Z外,冇些大臣也一再捉醒朝廷不能舍本逐末。如长期担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文祥,在死前不久即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指岀:“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冇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Z,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自治其

7、国以此,其观他国Z废兴成败亦以此。”认为议院制度清国“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据袁伟时先生考证,这是屮国最高层第一次主张吸取民主宪政精神,改进本国的施政。再如两广总督张树声1884年在口己的《遗折》中更是把民主制度视为救国的根木:“夫西人立国,自有木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