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

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

ID:42878658

大小:40.6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3

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_第1页
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_第2页
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_第3页
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_第4页
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及“十一•五”工作思路邵阳市林业局造林科一、“十•五”营造林工作总结“十•五”期间,我市营造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厅的关心支持下,遵照省厅的总体部署和全市'‘十・五”林业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以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为契机,以提升营造林质量为核心,以质量监管为手段,以生态增效和林农增收为目的,扎实推进营造林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五”期间我市林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营造林任务指标,创造了我市造林史上“三个之最”。即五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17万亩,年平造林43.4万亩,比上个五年增加万亩,增幅达%,创我市历史上造林数量之最;造林面涉及到个乡(镇、场)、个村

2、、万户、万人,创我市历史上造林规模之最;国家累计投资达到36400万元,为建国以来(前50年)总投资的4倍多,创我市历史上造林资金投入之最。据统计,217万亩造林面积中,按工程项目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万亩,长防林工程造林万亩,世行贷款工程造林万亩,林业国债工程造林万亩,速生丰产林工程造林万亩,其它工程造林万亩;按林种分:用材林万亩,生态林万亩,经济林万亩,其它万亩;按主要造林树种分:杉木万亩,松类林万亩,毛竹万亩,樓树、扌岂木、木荷、枫香、香樟、杨树万亩,板栗万亩,金银花万亩,杜仲、厚朴万亩,柑桔类万亩,其它万亩。现将五年工作总结如下:(一)'营造林工作取得的成效1、生态环境初步改善

3、,水土流失有所缓和。通过封造并重,造管结合,全市原有荒山基本绿化,疏林得到改造,有林地面积从'‘九・五”期末的1496万亩增加到'‘十・五”期末的1578万亩,增长5.5%;森林覆盖率从53.5%增加到56.8%,3年后预计上升到59.8%;野生动物数量稳定增加。随着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2000年的620万亩减少到2005年的450万亩,年平流失量减少500万吨。部分生态恶化地区得到治理,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功能增强,原来干涸多年的山塘水库开始蓄水,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2、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十•五”期间,全市林农通过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以

4、及相关产业开发,年人平增收380元。主要增收渠道:一是直补增收。截止到2005年,全市锁定国家退耕还林投资(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应兑付钱粮补助)155000万元,已经兑付资金万元。其中2000年兑现920万元,2001年2070万元,2002年9315万元,2003年15985万元,2004年16905万元,2005年万元。全市直接受益林农130余万人,人平增收元。二是以林增收。林纸、林药、林草、林果的开发,推动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的势头更加强劲。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隆回县2000年以来,在高寒山区小沙江乡退耕还林,营造金银花14万亩,年产干花1万吨,年产值1亿元,仅此一项该

5、乡人平收入达到1200元,实现了脱贫致富。三是护林增收。通过造林,全市近60万亩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风沙无害、水旱无忧,年增产粮30万吨,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在封山育林区推广沼气能源,人平每年减少用电用煤支出50元。四是林外增收。通过林草间种、以林促牧,全市肉牛和奶牛发展迅速,农民人平养殖增收60元。随着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平均每年增加游客1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以上。五是劳务增收。我市营造林从清山、整地、栽植、抚育、到管理,每年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万天次,以全市农业人口600万计算,人平增收近20元。同时,以大户、企业创办基地和农庄为有效载体

6、,组织农民“农转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造林承包大户2500户,参与企业60余家,造林经营面积35.6万亩,带动农业劳动力转移20万人次,人平增收100元。3、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第一,土地利用更加充分。通过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既改变了过去过度开荒的局面,也解决了近年来土地抛荒增多的问题,农村土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其他相关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切实调整粮经结构、林牧结构、种养结构,以黄豆、花生、辣椒为主的传统种植业正在为药材、水果等新兴林产业取代;单一的生猪养殖扩大到现在的肉牛

7、、奶牛、山羊养殖。农业结构趋向合理,农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三是农村面貌有了改观。全市山坡育林,林下种草,饲草养畜,畜沼储能,以气代柴,封山禁牧,绿化美化,综合开发农村资源,建设生态文明。邵阳县霞塘云乡双江口村和塘渡口镇白羊铺村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大搞生态建设,双双跻身全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创造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典型。(二)营造林工作主要特点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我市十二个县市区中,省重点林区单位占了七个,林业用地1578万亩,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