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7034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2
《浅析我国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摘要】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竞合时的相关法律制度。以此为目的,论证了两者竞合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我国竞合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并对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皮毛之见,以寻求立法与司法完善之新路。【关键词】责任竞合;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概述责任竞合作为多种部门法与各种法规Z间竞合的法律后果,不仅经常发生在不同部门法之间,也经常发生在同一部门法律之间。在民法中责任竞合的现象屡屡发生且具有复杂性,其中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颇具代农性。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某一行为,同时构成
2、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从而在法律上同时产生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我们在判断两者是否发生竞合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來分析[1]:(一)当事人存有合约关系,这是两者发生竞合的前提,且同时侵权行为造成了行为人发生了违约行为。(二)发生的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必须是由同一行为人的行为或者不作为所导致的。(三)其中一方的行为使对方的合同利益、人身权益、财产权益遭受到损害。(四)当事人所造成的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冲突。二、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产生竞合的原因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是随着侵权法和合同法的独立而产生的。讨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原因,就要从《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考虑[2]o首先
3、,从两者的法律体系来看,合同法作为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交易关系的法律,一直以来都奉行意思口治原则,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合同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口渐衰落,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过对的当事人意思的拟制、解释、赋予法定义务等方式进行干预,为合同的双方设定了许多合同之外的权利义务。相比之下侵权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呈逐步扩张趋势,以至于两者在许多领域发生交叉,使侵权法和合同法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其次,从两者的构成要件考虑,虽然两者的构成要件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两者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责任构成方面的差异性。合同责任原则上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侵权法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是随着归责原则客观化的趋势愈演
4、愈烈,在具体案例中往往导致结果与严格责任适用的结果并无太大差异,具体表现在过错推定的釆用。最后,从两者产生的法律效果來看。两法的规范要件不同,从而导致具体案件中的法律效果存在不同,侵权法的扩张,也直接体现为侵权责任范围的扩张。三、我国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制度的缺陷在《合同法》颁布以后,虽然允许了竞合制度的存在,但是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有可能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首先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各有不同的赔偿范围,而受害人受到损害的利益可能只存在于其中一个责任的赔偿范围内,这样,若只选择一个责任则可能使其中的部分受损利益无法获得救济,对受害人极为不利。英次,让受害人权衡利弊而选择其中之一来行
5、使,受害人很可能会从利益最大化角度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受害人一旦选择其中请求权在法院审理后遭到驳回起诉或者其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根据一事己再审的原则,受害人的诉权既消灭。这种规定表面上尊重了受害人的意思自治,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保护,特别是在受害人由于证据等原因而诉因选释不当时难以得到法律的冇效保护。立法技术的根本缺陷导致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立法的高度抽象性与简单性并不足以应对现实情况的复杂性。而由于此问题的高度复杂性,最高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也未能在更多方面予以补充说明,因此造成司法实践中运用第一百二十二条时出现了各种做法,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做法
6、。总而言之,在立法方面由于《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德尔规定比较简略,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还不是非常详尽。在司法实践方面,由于竞合问题比较复杂,很多情况无法一句《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解决,使得各级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很难完全遵照执行,司法判例不统一的情形时有发生,対法制统一性和司法权威性极为不利。四、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制度的完善我国理论上认为,加害给付情况下所造成的利益损害,采用合同法予以救济。对于这部分损失,不存在竞合的问题。然而对于当事人履行利益之外的损失怎样进行救济,则需要区别对待[4]:(1)法律规定运用合同法予以救济的,当事人只享有违约责任的请求权;(2)法律规定运用侵权法
7、予以救济的,当事人只享有侵权责任请求权;(3)法律没有规定采用何种民事法律责任方式予以救济的,则根据《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受害人自行选择。在两种请求权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区别真正竞合和非真正竞合。以上前两种情况属于非真正竞合,虽然不存在选择的问题。第三种情况下则存在真正意义的责任竞合问题,对这一部分我认为可以遵守以下规则:首先考虑法律的特别规定,再审查当事人间的免责条款是否合法;并在此基础上适用有利于债权人的规范例如适用较长时效规定、严格责任等。同时为避免当事人因素质不高而选择不当,法院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