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配方颗粒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

ID:42874994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_第1页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_第2页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_第3页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药配方颗粒”制药工程092班杜晓琴学号:5801309049【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疾病的防治,中华传统瑰宝——中医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膏,丸,丹,散,汤等中药传统剂型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作为中药现代化中备受关注的“中药配方颗粒”又有着怎样的优缺点与发展前景呢?【关键词】:中药颗粒优缺点发展前景1・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1・1计量准确,便于调配传统散装饮片调剂用戟秤称量,靠手工逐一调配,不仅调配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在称量、分剂量等环节易出现剂

2、量误差,配方质量很难保证。中药配方颗粒是按袋计量,同时标明了原生药的换算关系,调配更加方便,可避免传统中药称取方法带来的剂量误差,因而保证了剂量的准确⑴。1.2易贮存保管,卫生安全中药配方颗粒采用药用复合膜单剂量小包装,不易受潮,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到保证。因此不会出现中药饮片因保管不善而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等现象,避免尘土碎屑污染,卫生安全,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1・3服用、携带方便中药配方颗粒不必煎煮,开水冲服解决了特殊群体喝汤药的需要,如上班、上学、出差、旅游者等,急诊病人可以随取随用。且小剂量精细包装,单位药物重

3、量轻,体积小,服用量少,携带储存及运输方便,保证了中药治疗的及时性和连续性。1.4成品质量易于控制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规范使制成品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普通中药汤剂在调配过程中称量、分装、煎煮等环节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中药配方颗粒从选材到制备标准统一,工艺流程稳定,并且是工业化生产,质量检测标准统一,制成品有效成分含量准确,减少了汤剂制备各个环节不规范带来的差异。1・5提取工艺与制备方法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改变了传统中药汤剂单一的煎煮模式,提取工艺先进,药材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溶出率高。制备时须后下的有效成分多为挥发油,挥发性成分容易散

4、失,中药配方颗粒中可先把挥发油提取出来,再在制粒过程中加入,使有效成分含量得以提高,从而保证了药效。1・6有利于中药走向世界我国虽是中药的发源地,但大多数处于比较原始的加工水平,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生产的中药质量不可控。免煎中药颗粒剂对原料选择、炮制制作质量标准及新技术的应用都有严格要求,这种高质量大规模集约化的运作,可有效防止假冒伪劣药品的泛滥方便快捷,质量保证,标准易于掌握,顺应了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增强了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中药走向世界。2•中药配方颗粒的不足2・1与传统中药汤剂疗效是否保持一致“群药共煎”是中医药的一大特

5、色,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并非等同于单味中药成份提取后的简单混合。一是由于合煎时各药物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增溶助溶作用,提高了某些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二是合煎时会发生拮抗作用,降低某些有害成分的溶出率;三是生成一些新成分或令某些成分发生转化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的,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的,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研究表明三拗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合煎液略大于分煎液,合煎液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分煎液则无此作用。可能是两种煎液的化学组成不同所致。有些药物的合煎液还有减毒增效作

6、用。如附子在单独使用时,其强心作用既不明显也不持久,且有一定毒性,附子单用的毒性是四逆汤的4.1倍,在传统共煎的四逆汤中,尽管干姜、甘草无强心作用,却于配伍后强心作用增强持久,毒性下降。2・2价格较贵中药配方颗粒价格相对较贵,一般比传统中药饮片价格高出近一倍,个别品种高出几倍,确实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1.3中药材品种问题中药饮片的质量决定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一种中药饮片可以有数种来源,在产品标签上注明其饮片的品种基源。,当前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全国性的质量控制标准尚未统一,故在中药配方颗粒应注明不同炮制品种何种炮制标准。2.4颗粒溶解

7、度和口感问题有些中药配方颗粒溶解度较差或有沉淀,需再添加热水搅拌;中药配方颗粒比中药汤剂口感偏差,且有渣粒感。中药合煎能改变药的口感,如黄连黄柏与大黄甘草合用能改变小藥碱型生物碱的苦味,不仅能消除小藥碱的苦味,还增加了其溶解度;但中药配方颗粒是单味混合,苦味无明显改变。2・5中药配方颗粒安全性中药配方颗粒由中药饮片制得,但是总要饮片因受栽种地的环境气候等音响,可能会产生药材重金属富集,或因储存不善导致的黄曲霉素浓度超标,或加工过程中因使用硫磺熏制等工艺导致二氧化硫残留等问题均可影响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⑵。1.中药配方颗粒研

8、究发展和现状中药配方颗粒于上世纪70年代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出现并兴起。目前在日本有单味颗粒200多种,复方颗粒200多种,且均列入国民医保用药范畴。2/3的医生在使用,并畅销欧洲。韩国也有类似颗粒300余种,且均列入国民医保用药。在我国,20世纪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