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勰的乐府观

浅谈刘勰的乐府观

ID:42872263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刘勰的乐府观_第1页
浅谈刘勰的乐府观_第2页
浅谈刘勰的乐府观_第3页
浅谈刘勰的乐府观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刘勰的乐府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刘勰的乐府观卢江红20120505055摘要:刘勰的《文心雕龙•乐府篇》是“乐府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在汉乐府研究屮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勰在乐府诗的创作上主张“诗声合一”“诗声俱正”,本文主要通过《文心雕龙》中《明诗篇》和《乐府篇》中刘勰对曹氏父子诗文的不同评价来论述刘勰“诗声俱正”这一乐府观。关键词:文心雕龙诗声俱止乐府观正文: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继承儒家传统乐教观的基础上,刘勰在《文心雕龙.怎府篇》中对乐作出细致的划分,提出“诗为乐体,声为乐心”,歌辞和怎曲都耍达到雅正的标准,即“诗声俱正”。在这个观点的支撑下他对秦汉以来的乐府诗进行了批判,如他把汉乐府中的《艳歌罗敷行)、《艳歌何

2、尝行》、(白头吟)等一类优秀的爱情诗斥为“淫辞”:“若夫艳歌婉妾,怨志葩绝,淫辞在曲,正响焉生!”还批评《郊祀歌十九章)中的《桂花》和(赤雁》“靡而非典,丽而不经”,认为浮靡、不合正则。到底什么是“诗声俱正”,通过《明经篇》和《乐府篇》对于曹氏父子的诗文的不同评价可见一二。《文心雕龙•乐府》对曹氏父了祖孙所作乐府诗的评价。其言曰: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1•正声“三调正声”中的“三调”即清调、平调、瑟调,合称清商三调。它们曲汉代民间的相和歌曲衍牛而来,

3、仍属于相和歌曲。“宰割辞调”指的是在给诗歌配谱时对歌辞、曲调进行加工,予以剪截、拼凑。我们都知道曹操、曹不、曹植还有曹靓都爱好诗歌和音乐,他们的许多诗篇在当时或后世被谱入相和歌曲的曲调屮,加以演唱。什么是正声?中正平和的声律即是正声。刘勰评价曹氏父子的诗歌“音靡节平”,声咅美好,节奏平和,乃“三调之正声”。虽然相和歌曲是为民间乐曲并非雅乐,但是由丁•俗的东西被士大夫阶级所喜爱、所加工,就会慢慢地发生变化,由俗趋雅。就咅乐而言,可能就变得中止平和、声调相对而言比较低沉,改变了俗乐“繁手淫声”、弦急声高、旋律强烈多变的情况。曹氏父子祖孙的乐府诗作正是这样。西晋时的宫廷音乐家荀勘便曾整理旧曲,

4、其清商三调大量采用曹操、曹不、曹鼠的诗作,刘勰所说的“北上”篇(曹操的“北上太行山”)即配以清调屮的《苦寒行》曲,“秋风篇”(曹不的“秋风萧瑟天气凉”)则配以平调中的《燕歌行》曲。至南朝刘宋末年,这些旧曲再一次经宫廷音乐家之手加以整理。加上人们对于古代的、历史上的东西,心理上有一种距离感,往往会觉得古雅,而后清商调凋敝,民间曲调兴盛,以曹氏为首的清商调竞成为“典正”的代表与之抗衡。因而曹氏父子的配乐诗作在经过一些酷好“與正Z音”的音乐家之手,清商三调的旋律节奏变得更加平正和雅了。三调既然变得中正平和,那当然是“止声”了。但刘勰认为,三祖作辞的那些歌曲,虽在宋齐时已被视为正声,但其实当初出

5、自民间街陌歌谣,是通俗歌曲。所以他说“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在刘勰的心目中,只有《韶》《夏》这样的上古雅声才算是正声,汉以后周代雅乐消亡殆尽,刘勰颇为感慨。要作正声,须遵从周代的雅乐制声,不推崇出新。2.正诗正声可以说是从乐府诗的形式上而言的,那么从内容上而言,刘勰的乐府观表现为正诗。刘勰说三祖所作“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岀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滔荡,动荡不定Z意,指歌辞情感激动。正统的音乐观,认为乐应使人心志平和,不应让人情感激荡,流连哀思。与咅乐相配合的歌辞八当然也应如此,刘勰这儿止是从止统观点出发,对三祖歌辞有批评之意。他称之为“《韶》《夏》郑曲”,也与此冇关,

6、民间歌谣的特点,正是往往使人流连哀思。事实上人们欣赏咅乐和诗歌,常常以强烈的情感表现为美,尤其是以悲剧性的情感表现为美。在魏晋南北朝,这种审美情趣表现得十分明显,在理论上也冇鲜明的表述。刘勰这儿的观点是保守的。但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对汉代占诗评价很高,称赞它们“招怅切情”,称道建安诗歌“慷慨以任气”、“梗概而多气”。慷慨多气就是直抒胸臆、抒情富于力度之意。《乐府》篇所说的“滔荡”、“哀思”其实与“慷慨多气”意思相通。为什么《明诗》、《时序》中表示肯定者,在《乐府》篇却加以批评呢?《乐府》篇说“魏之三祖,气爽才丽”,“气爽”即意气爽朗,富于情感力量,与“任气”“多气”也是相通的。

7、为何《乐府》篇,于曹操、曹巫等人的“北上众引”、“秋风列篇”称为“郑曲”。而“秋风”一曲,正是曹巫乐府的代表之作啊!凡此之类,都使人感到疑惑,感到矛盾。我想关键在于《乐府》篇的特殊性。《怎府》篇不是论述一般的诗歌,而是论述配乐演唱的乐府诗歌,特别是被朝廷音乐机关所采撷加工的配乐诗歌。在传统的儒家文艺观点中,咅乐观点显得特别保守。崇雅黝郑的思想,至少从理论上说,一以贯之地占据着统治地位川卩使在六朝也是如此。(在音乐欣赏的实践中却往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