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0907
大小:4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悲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悲剧王文英(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8)摘要:《水浒传》开篇就奠定了书中人物悲剧性的基调,这种苍凉的悲剧意味笼罩着全书。黑暗的吏治与昏庸的君主,急功近利与急躁的悲剧性格,冲突双方的两种力量所构成的冲突等,构筑了不同性质的悲剧。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造成人物悲剧结局的原因。关键词:《水浒传》;人物;悲剧中图分类号:1242.4文献标识码:A《水浒传》是一曲融入民族文化、大众心理、作者价值収向充满悲剧性的一部“忠义”英雄的悲歌,一部乱世黎民的痛苦Z歌,也是时代Z君的悲歌。本篇就
2、小说中人物悲剧谈谈白己对悲剧性的看法。一、命运悲剧:吏治黑暗,奸臣当道一方是冇道理的,另一方却是毫无道理的邪恶所构成的悲剧。徽宗朝吏治的黑暗,奸臣当道,容不下忠臣贤良。一方是凶狠的贪官污吏,另一方是义薄云天的下级军吏和人民。小说在以沉重的笔触描写梁山英雄既雄壮又悲惨的悲剧命运的同时,勾勒出一个由“奸逼民反”引发岀的一个“贪官污吏”式的奸臣贼了的黑暗的吏治世界。梁山好汉屮被逼上梁山者不外乎两种:一是曾在官府任职的林冲、武松、鲁智深、杨志、宋江、雷横等下级军官及小吏;二是那些被压迫,生计无路的下层人民。前者是公府
3、中人,效忠朝廷,从未有造反的念头。小说以高俅发迹而仗势欺人、无恶不作为开端,“确有'乱自上作'的意味。”黑暗的吏治,残眾毒辣的贪官污吏,残害他们,逼迫具落草为寇,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了具牛命,具屮林冲、武松便是显著的例了。梁山好汉被奸官所迫害上梁山者不在少数,比如,林冲、武松和杨志。由三人遭遇观Z,在他们遭受迫害的过程当中,迫害者不是一人,而是以元凶为主的一群邪恶势力,与朝廷以蔡京、童贯、高俅、杨战为首的上层黑暗势力联结为强大的贪官奸克的黑暗官场,加Z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以及陆谦、富安、董超、薛霸等爪牙走
4、狗,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把整个社会弄得喑无犬H,民不聊主,不反抗就没有岀路。”黑暗吏治,迫使英雄走上了与官府对抗的道路。梁山好汉却替天行道,“忠义”是埋葬梁山好汉的思、想根源,“忠义”在《水浒传》中突出体现在宋江的“忠”与梁山好汉们的“义”。“忠”的内涵发展到宋元时期仍未变化,依然是效忠于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直到后來,被奸人所害走投无路被迫落草,但仍然“忠心”不改,不惜一切代价改变乱臣贼子的身份,做个护国忠良。结果,忠心的梁山好汉性命或葬送于战场,或葬送于昏君奸臣之手,酿下千古悲剧。“义”的思想内核在宋元
5、时期,突出体现在下层社会刖友Z间的信义,尤-其《水浒传》描写的江湖人士——梁山好汉。他们完全靠着朋友间的“信义”举事,不管是否赞同宋江的做法,为了信义与恩义终生跟随。费保看透形势,看破梁山英雄逐渐丧命,气数将近,劝说李俊及早激流勇退保全其性命。李俊亦有同感,感于宋江恩义,“仁兄,重蒙教导,指引愚迷,十分全美。只是方腊未曾剿得,宋公明恩义难抛,行次一步未得。”燕青、武松、魯智深等人亦激于宋江恩义而守信义,跟随宋江出生入死。李逵为宋江之恩义不怨宋江害己,花容、吴用死于兄弟之义,廿愿与宋江同赴黄泉。恩义与信义在这些
6、梁山好汉身上蒙上了浓浓的黑色悲凉。这种山社会原因造成的,个人无法掌握的客观的悲剧,往往是盲目的注定了一个人的毁灭或不幸。在命运的捉弄下,虽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无力回天,这样造成的不幸人生是一种悲剧。二、性格悲剧:英雄性情人,性格定命运亚里士多徳在他的《诗学》中提出,悲剧的情节一般是好人由福转祸,悲剧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虽然他的不幸不是咎山自収,但却是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造成的,结果却遭遇了不该冇的大不幸。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不同人物性格Z间的冲突、人物与环境Z间的冲突等,就被看做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这样
7、,人物性格的自身冲突、不同性格之间的冲突和人物性格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悲剧,就成了艺术描写的主要内容。梁山好汉的悲剧性格集中表现在急功近利,这种性格弱点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死亡悲剧。“急功近利”之所以成为某些梁山英雄的悲剧性格,集屮体现在一些好汉立功疆场而丧失对战场战机的理性把握,贸然行动,孤军深入或陷入绝境,而惨死于敌人Z手。单廷圭、魏定国二将是死于最为直接的急功近利悲剧性格的典型代表。号称“圣水将军”的单廷圭、“圣火将军”的魏定国,不乏谋略,这可从得到蔡京的器重委以剿灭梁山的重任、用诈败之计生擒郝思文、宣
8、赞可见出。而“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乃用兵之道,空城诱敌之计,是军事斗争中常见的战术。作为军事将领的单廷圭、魏定国二人木应该能够识破的,然而,二人却没有识破歙州城的空城计,看到“城门不关,城上并无旌旗,城楼亦无军士。”便不假思索,“引军便杀入城去”,掉进敌军陷阱,被戳杀。单、魏一心想“夺头等功”,这种急功近利的性格,使得他们利令智昏,亲手扼杀了自己的生命。无独冇偶,急功近利的悍勇刘唐满脑子要“夺头等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