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享单车”

浅谈“共享单车”

ID:42870236

大小:9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共享单车”_第1页
浅谈“共享单车”_第2页
浅谈“共享单车”_第3页
浅谈“共享单车”_第4页
浅谈“共享单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共享单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共享单车”一、引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公共自行车这一概念,但在Z后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发展缓慢。随着全球机动化进程越来越快,导致大气污染加重,环境变得恶劣,资源日趋匮乏,提倡“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10年里全球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普及和推广。在这个期间内国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逐渐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7年・2010年为第一阶段,国外兴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开始引进国内,由政府主导,分城市进行管理,多为有桩单车

2、;2010年・2014年为第二阶段,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开始出现,但公共单车仍为有桩单车为主;201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2016年下半年,一夜之间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街头排满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更加便捷的无桩单车开始取代有桩单车。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定位于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相比较于传统的有桩单车局限性,

3、套上“互联网”轮子的无桩单车更加便捷,以及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受到很多使用者的追捧,这也导致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品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二、存在的问题共享单车与国内众多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这几年正在建设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明显有许多不同之处。后者由政府主导,投资巨大,要大规模建设固定的“停车桩”,并不是所有场所都适合建设,大部分“停车桩”只能在人流密集处设置,政府的规划往往也不以满足居民的必要需求为导向。公共自行车可能有利于旅游观光式的骑乘,对于居民日常的短途接驳则有心无力。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

4、: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无人使用;地铁站、超市附近停了大量的家用自行车。共享单车是由企业运营,无须“停车桩”建设,也不需要办理租车卡,用智能手机即完成借车、还车、缴费过程,借车、还车方便,更把服务范围延仲到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覆盖不到的地点;无桩解决了人们短途交通、接驳的需求。共享单车有:绿色、便捷、经济和共享等众多优点;但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共享单车也不是“天生完美”。它不仅跟城市公共自行车一样,面临着被人偷盗、硬件维护、高峰期调配等行业性的问题,而且还会带来“乱停乱放、占用道路”公共交通管理问

5、题。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和公民的素质并没有跟上共享单车发展的速度,市民乱放,恶意损坏,骑车违反交规、甚至直接骑车回家等不文明现彖频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无序的大量投放自行车也占用社会资源。目前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恶意毁坏“共享单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使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效的解决了从家到地铁,从地铁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但是车辆被恶意破坏损毁、车辆二维码被毁坏、车辆被丢水沟等现象屡见不鲜,折射出部分公民道德缺失。目前对于共享单车的监管还处于空白,缺乏相应的管理条例,对于那些恶意破坏车辆的

6、人需要进行追责。2、乱停乱放妨碍交通各式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地铁口、人行道边、绿化带、商业区都有共享单车的身影。无桩随处停放确实方便了自己,但却麻烦了别人,甚至给城市“添堵”。乱停放,特别是在地铁口、人行道上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这需要企业、政府部门、用户三方的努力。3、据为己用共享单车,顾名思义是企业将单车投放社会,大家以“共享”的方式来使用,公民付费就有骑车的权力,但是对车辆进行私自上锁、藏匿、骑回家、甚至有的将车辆装进汽车后备箱拉回老家,这些据为己有使用的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严重点说,这种行为

7、已经构成盗窃。4、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大城市中心土地紧张,小汽车停车不便,容易拥堵,一部分出行者有意识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并且伴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恰恰好将家到地铁以及地铁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部分小汽车岀行量将转移到公共交通上,但是一旦碰到恶劣天气,比如下雨天、下雪天,自行车出行不方便,这也就说明天气、季节会大大影响出行者使用自行车。5、权责不明自共享单车面世以来,断断续续发生了多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比如: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通过扫码骑自行车,由于孩子辨别路况、交通信号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较弱,骑共享

8、单车发生了事故。但是发生交通事故该如何定责?这一问题并不明确,如果是因单车质量导致事故发生,受害人可要求企业赔偿,假如企业替每个用户投保人身意外险,企业是否免责?如果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事故又该如何定责?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共享单车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如何分担责任。6、共享单车“潮汐效应”从交通层面分析,共享单车经常出现“潮汐效应”现象,所谓共享单车的“潮汐效应”现象主要指早上上班族使用共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