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69633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启示教案教材简介:这是一篇关于仿生学的课文,课文开篇以科学家从鸟类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引出了“可以说,鸟儿是人类的‘老师’”;接着,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鸟类,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学习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一种”;最后,以“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呼应开头,点题作结.全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愿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本节课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通过了解人类运用仿生学进行创造的实例——流线体、薄壳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创造发明提供有益的启示,并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分组收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2.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
3、学探究的方法。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难点: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做好交流的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播新闻,激情入境出示课件:新闻三则《苍蝇与宇宙飞船》《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电鱼与伏特电池》谈话导入:听了这几个新闻,你有什么感想?(科学发明与动物有很大关系)小结过渡:今天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相信你收获更多,希望大家好好地表现。(板书课题)二、初
4、读检测 1、读一读。 破碎 教训 颤抖 坦克 机毁人亡 超过 均匀 袋鼠 机翼 轻而易举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人类的老师有哪些?师:提问: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老师”不是我们平时所指的老师,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特指,所以加引号。)3、学生述说大意: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出很多东西,说明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三、依托课件,自主探究。1、出示:(多媒体课件)鸟类与飞机、鲸与轮船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1)分配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任务:第一大组重点研读课文第
5、一、二、六、七自然段第二、三、四大组重点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点拨。第一、二、三大组:从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了什么?第四、五、六大组:“老师”是谁?“老师”教给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如何?(3)组织交流,评议导向.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二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过渡: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好,畅所欲言吧!1.第一大组汇报探究情况,其他组补充或提出异议(1)
6、第一自然段①科学家从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②鸟儿是人类的老师③从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高性能的飞机。(2)第二自然段①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还有什么?②鲸的流线型外形有何作用?有什么应用呢?(3)第三自然段①人类从生物哪儿得到启示,或有所发现,或有所改进,或有所发明,“真是”、“好”写出了人类对生物的赞美。②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中心。2、第一大组汇报探究第一自然段情况,其他组补充或提出异议(1)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2)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7、(3)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4)飞机的发明、改进、创优几乎都是从自然界中相关生物的相应特点得到的启示的。3、第二大组汇报探究第二自然段情况,其他组补充或提出异议4、理解最后一句话(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5、小结: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哇!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怎么做?(学生自由
8、说)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细心发现、积极探索!四、奇思妙想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1)实物演示:鸡蛋捏不碎(2)分析捏不碎的原理:将压力均匀地分散(3)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