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62654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超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对立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对立思考在最近出现的“逆全球化”势态中,民族主义的思潮与悄绪被视为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然而,民族主义少全球化是势不两立的吗?本文首先简要梳理近年來欧美反全球化倾向的形态与特点,山此阐明以民族主义对抗全球化的策略是有条件的,Jt•抗拒效应也是有限的;其次分析在身份认同问题上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的关系;最后对两者相互兼容的可能提岀初步的构想。作为社会运动的反全球化由来己久,至少可以追溯到1999年11月在西雅图举办世贸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爆发的抗议活动,此后类似的社会运动连绵不断,但支持这些抗议的基本理念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公平的呼吁以及环保主义的诉求等左翼
2、思想。只是在最近两年,从英国公投“脱欧”到特朗普倡议“美国优先”等现象屮,民族主义的情绪才被视为反全球化的力量凸显出来,但两者Z间并不存在天然的联盟关系,因为全球化并没有造成以民族国家为整体的利害得失。经济学家米兰诺维奇(BrankoMilanovic)在其名著《全球不平等》中以有力证据指出,1988年以来新一轮的全球化实际上缩小了国与国Z间的贫富差距,但加剧了国内基于阶层的不平等。因此,新一波全球化的独特问题是在许多国家内部同时造成受益者与受挫者,我称之为全球化的“(国内)断层线”。也就是说,对于全球化的争端与分歧主要发生在每个国家内部,而不是在民族国家Z间。就反对全球化的理念
3、而言,在逻辑上更为相关的是“阶级”总识而不是民族总识。那么,民族主义何以能够被“借用”成为反对全球化的力量?实际上,这种借川的政治有效性依赖于某些关联因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移民和难民的涌入,在恐怖主义袭击时而发生悄况下,这在一些欧美国家引起了安全闲扰,同时也造成了对木地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受挫、安全恐慌与文化不满的三种人群汇集合流,扩大了反全球化群体的规模,足以成为政客和党派在选举博弈中争夺的对彖,并以捍卫民族利益的名义提岀反全球化的议程。然而,民族主义诉求与反全球化Z间的这种关联是偏颇的,因为在西方社会中同时存在大量的全球化支持者:他们是全球化经济的受惠者,是开
4、放和多元文化的信奉者,也不相信移民与安全隠患之间存在证据可靠的因果关系。因此,全球化在欧美社会造成的是态度分裂与政治极化,而不是鲜明统一的民族利益与文化认同。那么,如何可能反全球化这种高度争议的主张加诸于整个国家?这无疑需要一种政治策略,需要建构一个否定多样性和界质性的“人民”来代表整个民族发言。而这正是民粹主义政治的特征一一对“真正的人民”及其意志和利益的代表性垄断。特朗普的前首席战略师班农(SteveBannon)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他在离任白宫不久Z后的一次长篇媒体访谈中坦言,在他与特朗普策划的选战策略屮,最具有感召力的诉求是民粹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美国优先”以及“让
5、美国再次伟大”的倡议恰恰是这两者的结合。然而,民族主义用于对抗全球化的策略,其有效性是高度不稳定的,如果反全球化的诉求无法在民众当中形成主流共识,则必须借助民粹主义的动员,将反全球化“建构”为整体的民族利益。在实践屮,这种策略在选举博弈中的成败记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英国脱欧的公投结果是双方相差4个百分点,并没有一方获得压倒性多数。特朗普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但他获得的大众选票(popularvotes)述相差对手希拉里2个百分点。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具有全球主义立场的马克龙,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超过65%的选票,压倒了“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在徳国联邦议院选举屮,默克尔的政治联
6、盟获得了最大优势,虽然“另类选择党”(AfD)势力有所上升,但仍然位居第三。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紧张,但并非不可调和。“经济民族主义”未必与全球化相抵触,中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屮国在加入WT0之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受惠于全球化的进程,也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文化层而上,民族主义作为身份认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以至于有不少人相信民族身份才是真实稳定的,而全球主义或者世界主义是非常虚幻的,无法作为可靠的身份认同资源,提供人们需要的归属感。但在我看來,这两种身份认同之间的对立,虽然具有现实的原因,但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实际上,民族身份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
7、变的。对于民族身份的构成,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观点:原生论(primordialism)、工具论(instrumentalism)和建构论(constructivism)o简单地说,原生论的观点认为,民族身份是给定的(given),是“先天的自然产物”,由共同的祖先、亲缘、血统、故土、家园、习俗、信仰和语言等这些无可更变的“原生”属性所确定。这种解释源自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特别是费希特与赫尔德的论述)。但在二战之后原生论遭遇了许多质疑和挑战,现在很少有学者坚持纯粹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