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术

ID:42859656

大小:2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2

深静脉穿刺术_第1页
深静脉穿刺术_第2页
深静脉穿刺术_第3页
深静脉穿刺术_第4页
深静脉穿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静脉穿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或中心静脉压测定。该静脉口径大,位置恒定表浅,为深静脉穿刺之首选静脉;           (一)应用解剖学基础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呈轻度向上的弓形,长3~4cm,直径1~2cm,由第1肋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向外上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近胸骨角约有侧,两条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后方则为锁骨下动脉,动、静脉之间由厚约0.5cm的前斜角肌隔开;下方为第1肋1

2、内后方为胸膜顶。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该静脉的管壁与颈固有筋膜、第1肋骨膜、筋斜角肌及锁骨下筋膜鞘等结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位,有利于穿刺,但管壁不易回缩,若术中不慎易进入空气导致气栓。在锁骨近心端,锁骨下静脉有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脉的血液逆流。        (二)锁骨上入路操作的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        穿刺点选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角的尖部向外0.5~1.Ocm处。从解剖角度上讲,以有侧锁骨下静脉穿刺为宜。          2·体姿参考        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取仰卧位,肩部垫枕,头后仰15。并偏向

3、对侧。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外展,锁骨突出并使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的间隙扩大,静脉充盈,有利于穿刺。大出血、休克病人应采用头低脚高位,心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半卧位。          3·穿经结构        穿经皮肤、浅筋膜即达锁骨下静脉。由于静脉壁是扩张的,故易于穿入。          4·穿刺技术        ①针尖应指向锁骨与胸锁乳突肌交角尖部方向,即指向胸锁关节处。        ②进针的深度通常为2·5~4·Ocm,应随病人胖瘦而定。操作者要边进针边抽吸,见回血后再稍插入少许即可。          5·失误防范          (1)穿刺方向始终朝向胸锁关节,不可指向后下方,以免损伤

4、胸膜及肺。          (2)与颈内静脉相同,锁骨下静脉离心脏较近,当右心房舒张时,其压力较低,操作与输液时要严防空气进入发生气栓。        (三)锁骨下入路操作的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      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为穿刺点,也有在锁骨上入路穿刺点向下作垂线与锁骨下缘相交,英交点处作为穿刺点。多选择右侧。        2·体姿参考      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头偏向对侧,也可将床尾抬高,以利于穿刺时血液向针内回流,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穿刺侧的上肢外展45度,后伸30度位以向后牵拉锁骨。据解剖所见,锁骨上入路易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入路一

5、般不易损伤胸膜,操作方便,易穿刺,故锁骨下入路较上入路成功率高。        3·穿经层次        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其厚度为3~4cm。        4·进针技术        针头与胸部纵轴角度为45度,与胸壁平面角度呈15。进针,导管欲达上腔静脉左侧需插入l5cm,右侧则插入l2cm。        5·失误防范        (1)针尖不可过度向上向后,以免伤及胸膜。        (2)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相会处恰为针尖所对,继续进针的安全幅度不如锁骨上入路大,故不可大幅度进针。        (3)防止空气进入。        有一种更

6、好的进针点选择:取平喉结水平位置,在动脉外0.5cm的位置进针。这个位置的好处:可以减少气胸的发生率,成功率高。        中点下方0.5cm左右,几乎平行于锁骨方向进针。针尖指向喉结,也有指向胸骨上窝的。锁骨下静脉离表皮较近,不要进针太深。        有在锁骨中内三分之一交界锁骨下方0.5cm左右。几分之几不好分,还有一种办法:在胸锁乳突肌外侧头与锁骨交点外侧缘,此位置相当于锁骨中内三分之一交界--0.5cm,但固定。针头与胸部纵轴角度为45度,与胸壁平面角度呈40--60度,指向胸锁关节上缘进针。边进边抽。深静脉穿刺置管后的并发症与护理:<一>插管时并发症1.肺与胸膜损伤:气胸是常

7、见的插管并发症之一,偶可发生张力性气胸或血胸。插管后常规X线检查,可及时发现有无气胸有存在。少量气胸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气压小于20%可不做处理,但应每日做胸部X线检查,如气胸进一步发展,则应及时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如患者于插管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或发绀,应警惕张力性气胸之可能。一旦明确诊断,即应行粗针胸腔穿刺减压或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如气胸经一般处理得到控制,且导管位置正常,则无须拔除导管。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