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

ID:42853676

大小:18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2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_第1页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_第2页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_第3页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_第4页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黄祖辉/王朋【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号】F13【复印期号】2008年06期【原文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杭州)2008年02期第38〜47页【作者简介】黄祖辉,王朋,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杭州310029)【内容提要】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浙江省56个行政村(社区)和3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和资料显示: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已经呈现出了土地流转方式的多元化、土地流

2、转过程的市场化、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化等新特点。然而,虚化的利益主体、分散的流转形式、无序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影响土地流转的一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以及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离”的现状为出发点,在完善土地产权关系、土地治权结构以及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土地流转模式:“散户一中介服务组织一大户”。【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制度/现代农业长期以來,农村土地的牛产剩余为广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牛

3、活保障,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政策也被视为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耍基础。然而,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越來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耍求。口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各地口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家庭分散经营引发的牛产低效率问题。2003年3月,《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其中相关的条款为此后的土地流转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2005年3刀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乂为近年来的土地流转管理工作捉供

4、了具体的指导办法。而令人遗憾的是,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没有就土地流转制度作出更加符合现状的规定,相关的条款基本上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内容保持了一致。伴随着土地流转创新实践的开展和相关制度与政策的实施,学术界对土地流转问题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一方面,王景新列举了自1987年以來各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的土地流转改革试验[1];常金海等则总结了一些地区口发进行的土地流转创新探索的经验[2],具体包括“两田制”、“反租倒包”、“土地信托”、“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3]。另一方面,党国英认为法律规定方而的缺陷导致了土地所有

5、权不明晰,其结果是在农村社区內没有一个明晰的土地“所有集体”或其代理人可以得到“所有者”应该得到的收益权和完整的处遇权[4];张红宁则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与土地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等角度分析了土地使用权不稳定的原因[5],并口在事实上破坏了有效农业投入和积累机制的形成[6];林毅夫指出,土地的初次分配由社区成员身份决定的规定使得农民一旦选择离开农村社区进入城市定居,就会永久丧失一切土地权利[7]。法律还规定农民不能长时间荒弃土地,这也违背了农民根据市场情况作出是否耕作的选择权力。这些政策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地财产权的完整性

6、。此外,除了土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以外,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述有很多[8]。一些学者还指出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效率⑼。通过对现行政策与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发现:首先,目前还没有相关学术成果就《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发生的新变化作出系统的梳理;具次,许多学者在强调土地产权结构缺陷会制约土地流转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具他一些影响因素,如屮介服务纟R织、农民意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最示,土地流转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屮的基础性作丿IJ己经得到广人学者的认同,但是对于

7、土地流转现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内在原因,学术界述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重新梳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及问题,对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实地调杏与样木描述2007年1月至3月,调查组先后四次赴浙江省各地开展农户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范围涉及浙江省的8个市(地级市)、18个县(市、区)、38个乡(镇)和56个行政村(社区)。调杏纟R共发放了调查问卷324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同时还获得了8个典型案例。(一)地区分布情况表1显示了调查样本的地区分布情况。从地域类型來

8、看,调杳样本覆盖•了浙北杭嘉湖平原的传统农业产区、浙东南的丘陵农业产区以及浙西南的山林地区;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调杏样木覆盖了浙东经济较发达的甬、绍、温等地区,浙屮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屮游的金华等地区以及浙酋南经济欠发达的衢州和丽水等地区。>1调■样本的地区分布情况样本败比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