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歌舞剧的历史

厦门歌舞剧的历史

ID:42844986

大小:1.1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3

厦门歌舞剧的历史_第1页
厦门歌舞剧的历史_第2页
厦门歌舞剧的历史_第3页
厦门歌舞剧的历史_第4页
厦门歌舞剧的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厦门歌舞剧的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歌舞剧的历史目录舞剧的历史歌舞剧的成熟歌舞剧的建设歌舞剧的简介演出简介厦门首次上演古典歌剧《长恨歌》关于歌舞剧的思考为歌舞剧搭个舞台歌剧的历史歌剧的起源与诞生:歌剧,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16世纪末期佛罗伦萨。也可以说从这时期起才开始真正有这种艺术的产生。其实在古希腊时代。希腊人就已经利用音乐来帮助表现诗歌的内容。如索福克勒斯、爱斯基路斯的诗篇在朗诵时,常以弦乐器或木管乐器为伴奏。并用合唱来配合动作及剧情的发展。实际上,带有音乐的戏剧。不仅在古希腊有,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中,有-种称作

2、“宗教戏剧”(又称作奇迹剧、神剧、清唱剧等)的体裁,它是专门表演圣经故事的,有朗诵,有独唱,有合唱,也有角色和动作表演。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田园剧”也是类似的形式,只是它的内容以表现生活场景为主,例如爱情,饮酒,打猎等等。应该说,它们是歌剧艺术的诞生的重要基础。早期的宫廷尝试: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聚集在巴尔第伯爵的宅第里,讨论古希腊音乐理论。他们借鉴古希腊悲剧,把音乐和文字交织在一起,想给当时的音乐一个新的面貌。这个自称为卡梅拉塔会社的团体(也称佛罗伦萨艺术集团)成员有;艺术家和文学艺术事业的资助

3、者巴尔第;希腊语言学者吉罗拉莫·梅;诗人渥太维奥·林奴契尼;音乐家有维琴佐·伽利略、皮耶罗·斯特罗齐、雅格布·佩里、朱里奥·卡奇尼等。他们时常欢聚在一起唱歌、演奏乐器。他们认为创造出一种文字与歌唱水乳交融的音乐,是音乐创新的最佳途径。当时统治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家族在宫廷里为他们提供了实验这种新艺术形式的机会。歌劇的歷史雖然音樂與戲劇的最初結合是在古希臘,而音樂形式的歌劇則誕生在在1590年代義大利的佛羅倫斯。那時一群貴族,所謂卡麥拉塔會社(Camerata),試圖用音樂為希臘戲劇譜曲來復興古典戲劇。由於會社成員主要對戲劇感興趣,所以往往強調詞

4、而更於音樂。文藝復興後期複雜的複音音樂,因為在復音音樂中不同聲部相互交織而變得相當複雜,造成幾乎聽不懂歌詞,而不敷要求。然而。一種新的音樂形態,所謂宣敘調(recitative)即一種說話般的歌唱,獨唱者跟隨著語言的自然重音和節奏吟誦,極適合會社的需求。17世纪在歌剧史上,威尼斯乐派的杰出代表蒙特威尔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蒙特威尔第生于1567年,比莎士比亚晚三年,父亲是小提琴制造城克雷莫纳的医生。他很小就开始写牧歌,然后前往曼都瓦的贡札加宫廷,1601年成为当地的教堂乐师。蒙特威尔第早期主要从事牧歌创作,并由此享有很高的声誉。159

5、0年至1612年,出任曼图亚公爵的乐师、乐长,此间他分别创作了两部歌剧《奥菲欧》(1607)与《阿丽安娜》(1608),堪称早期歌剧的典范之作。尤其是《奥菲欧》,他用音乐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情感,独唱富于技巧性,重唱写作带有牧歌遗风。剧中还有大量的合唱,听上去十分引人入胜。而《阿丽安娜》中那些活生生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也使几千名观众为之流下感动的泪珠。1612年,蒙特威尔第开始了在威尼斯的艺术生涯.在威尼斯他生活了30年,直至以76岁高龄去世。在此期间,如《阿多涅》、《埃涅阿斯与拉维尼亚的婚姻》、《尤里西斯回乡记》、《波佩阿的加冕》等均是

6、他创新作品,他最后的两部歌剧《尤里西斯回乡记》(1641年)和《波佩阿的加冕》(1643)在圣·卡西亚诺剧院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波佩阿的加冕》是最早的历史歌剧之一,叙述一位妓女嫁给罗马皇帝尼洛的故事,剧中充满心理洞察力与讽刺的意味。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歌舞剧的成熟威尼斯歌剧的主要作曲家还有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彼尔·弗朗切斯科·卡瓦利(1602

7、-1676)和安东尼奥·切斯蒂(1623-1669年)。 卡瓦利共创作了42部歌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威尼斯对歌剧作品的需求。卡瓦利的代表作品有《泰蒂和佩雷奥的婚姻》(1639年)、《迪多女皇》(1641年)、《埃吉斯托》(1643年)、《情人埃尔科蒂》(1662年)等。1649年,他创作了最著名的一部歌剧是《吉阿索内》,剧中 咏叹调和宣叙调在各场交替出现,富于戏剧性感染力。 与卡瓦利的风格不同,切斯蒂的歌剧更着意追求抒情性和装饰性。他试图恢复和发展意大利原有的纯音乐因素,讲究旋律的优美流畅,对作品精雕细刻。因此,歌剧中的咏叹调得到

8、发展。切斯蒂的主要作品《奥隆泰阿》(1649年),曾在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等地长期公演,是17世纪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他在1667年创作了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