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ID:42838731

大小:169.1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2017.9【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围绕“目标一--过程一--评价”一致性原则,确定木课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探索梯子坡度的问题,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合理性,掌握正切的概念。2.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会用正切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并会解决有关问题。3.通过参与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活动屮,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学会运用从特殊到一般、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理解止切的意义,并会用止切解决相关问题。【

2、教学难点】对正切函数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华罗庚名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一一华罗庚引言:是啊,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处处都充满着数学。大到神十飞天,小至淘宝购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学。可是,你知道数学到底是从哪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梯子陡缓的问题入手,一起认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概念,亲身感受数学的来历。人家有兴趣吗?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用数学的慧眼看生活!【设计意图:引用用华罗庚的名言,揭示数学与

3、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新授内容做好铺垫.】AD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梯子力〃和%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的发现:.理由:总结:要判断梯子陡缓,就要比较坡角的人小。【设计意图:这一问题首先给出两个梯子与地平线的夹角,直观判断梯子陡缓。把梯子陡缓这个实际问题自然过渡到判断角度大小这一数学问题,引出第一个变量一一角,这一环节目的在于2.5m让学生明确:要判断梯子陡缓,就要比较角度的大小。】(-)这两个梯子没有给出坡角的度数,如何判断它们的陡缓?你的发现:.理由:问题:

4、你能发现这两个坡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与坡角之I'可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后,总结得出结论:比值相等,坡角就相等。【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是判断没有角度的梯子陡缓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已有知识判断两个坡角的大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判断两个坡角的大小,从而引岀正切概念中另一个关键量一一比值。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让学生领悟这样一个事实:比值相等,坡角就相等。】(三)如果两个坡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不相等,坡角又将怎样变化,梯子是陡、是缓呢?我2m们通过比较下血这组梯子的陡缓来探索。

5、问题1、怎样判断哪个梯子更陡?学牛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小组代表发言。【预设:学生展示全等、平移等方法证明出ZE>ZA.从而比较出梯子的倾斜程度°】问题2:坡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与坡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问题3:这一结论的获得是在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中,那么,对于任意直角三角形是否都存在这样的变化规律呢?学生直观观察,儿何画板演示,体验上述结论的正确性。总结:比值改变,坡角改变。1.引导学生归纳坡角与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引入课题一一锐角三角函数。总结坡角与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设计意图:当比值不相等时,如何

6、判断两个梯子陡缓问题。学生一般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先是直观判断,比值大的梯子比较陡;然后是给直观判断寻找逻辑理由,这就需要利用己有旧知识比较两角大小;三是提出质疑:对任意三角形來说结论都成立吗?借助几何画板验证结论成立。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领悟到坡角和比值之问存在比值改变,坡角随着改变的对应关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本坏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以上三

7、个活动,旨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把先后两个发现结合起来,容易发现坡角和比值Z间存在函数关系。引出正切的概念,实现目标的达成。】三、反馈矫正,巩固提升(-)定义的直接应用1、自主学习:正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AC⑴如图⑴皿岚()C2、反馈检测tanA=()AB(2)如图⑴,R仏abc中,Z6,4)o°,则tanAtanB=1()(3)在正方形网格屮,ZMAN位置如图(2),则tanA=2()(二)锐角的对边、邻边和正切三量,知二求一A组:1、^tAABC中,Zr-90°BC=

8、3,AC=Y2f求2、Rl△磁中,Z6^90°BC=fAB=2,求Um/33、RtZU力中,Z^90°,AC=8.tanA=-,求初求AB。44、在RtAABC中,ZC=90°,AB二26,tanA二一,求AC和BC.12总结归纳题型:【设计意图:1,2小题已知两边长求正切,3,4小题已知正切和一边,求其余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动手练习,明晰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B组: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枷,腰长5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