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ID:42826881

大小:306.3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3

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1页
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2页
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3页
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4页
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10建筑结构抗震验算结构在承受地震荷载的同时,还承受其它荷载作用,所以在验算截面强度时,地震作用效应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组合求得总的荷载效应,然后验算截面强度。总的内力组合设计值用一个公式可写成:构件内力设计值(弯曲、轴力、剪力)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2当重力荷载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取1.0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当仅考虑水平或竖向地震作用时,取1.3;当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时,取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风荷载组合系数,一般取0,烟囱、水塔、高层取0.2截面抗震验算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表3-12采

2、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材料结构构件受力状态γRE钢柱、梁支撑节点板件、连接螺栓连接焊缝0。750。800。850。90砌体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震墙其它抗震墙受剪受剪0。901。00混凝土梁轴压比小于0。15的柱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抗震墙各类构件受弯偏压偏压偏压受剪、偏拉0。750。750。800。850。8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表3-12目的:保证非结构构件(围护墙、填充墙、装饰物等)不破坏验算层间位移(按弹性理论)小震不坏用反应谱法求得的层间剪力层间侧移刚度,计算方法以后要讲到(高层)层间弹性位移限角见表3—133—11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多遇地震作用

3、下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一、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弹性层间位移限角表3-13结构类型[θe]钢筋混凝土框架1/550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柱板-抗震墙、框架-核心筒1/800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筒中筒1/1000钢筋混凝土框支层1/1000多、高层钢结构1/300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目的:大震不倒第一阶段设计已经具有很大的变形储备,一般可以不验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但以下结构必须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高烈度区的高大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楼层屈服承载力系数小于0.5的结构,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甲乙类建筑物,采用隔震和减震消能设计的结构等以下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

4、算:高度较大,规范要求须按时程分析进行多遇地震下补充计算的高层建筑结构,当其属不规则类型时;7度时Ⅲ、Ⅳ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钢结构结构是一个弹塑性结构,非线形问题弹塑性分析,问题十分复杂,时程分析。所以规范规定:除甲类和12层以上的建筑物用时程分析法验算弹塑性变形,其它建筑物都可以用简化计算方法。简化方法1、经过计算发现以下规律:(1)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同一结构,同样的地震作用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2)影响楼层弹塑性变形的主要因素楼层受剪的承载力分布按构件的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层间

5、受剪承载力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理论求得的层间剪力楼层间屈服承载力系数小大这个系数对弹塑性变形影响很大(3)弹塑性变形集中(在薄弱层)楼层屈服承载力系数小的楼层称为薄弱层,在薄弱层处变形加大,塑性变形集中(首先屈服、进入塑性、内力重分布)ii层薄弱层(4)刚度和屈服承载力系数沿高度均匀分布时薄弱层在最底层底层层间弹塑性位移主要和底层的屈服承载力系数及总层数有关(底层)(5)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对于薄弱层)n越大,越小,比值越小,越大2、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各楼层的屈服承载力系数如果.各层的均大于0.5时,只验算多遇地震变形就可以了。按实际配筋和材料的强度求得(见第六章)罕

6、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理论求得层间剪力(2)结构薄弱楼层的确定底层为薄弱层不均匀分布最小的楼层和相对较小的楼层一般取不超过3处(3)计算薄弱层弹塑性位移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见表3-14表3—15的使用方法当时按表3—15采用当时按表3—15中的值乘以1.5倍其他情况按内差法确定(4)验算弹塑性位移见表3—15薄弱层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