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学生案

《湖心亭看雪》学生案

ID:42826362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湖心亭看雪》学生案_第1页
《湖心亭看雪》学生案_第2页
《湖心亭看雪》学生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学生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安五中七年语文“五环阅读”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学生用)课题湖心亭看雪课型阅读课课时2设计人曹晓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2.品析课文,揣摩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和技巧——白描。3体会雪后西湖奇景和作者的雅趣。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致。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学习过程个性补改目标导学:1、明确目标2、情境导入自主预学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字()、()号(),浙江山阴人,()时期的文学家。2

2、、读准字音:给加点字注音陶庵()崇祯()更定()拏一小舟()毳衣()雾凇()沆砀()()一芥()更有()强饮()喃喃()3、疏通全文原文:译文:4、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注意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记叙要素)合作探究一、分析第一层赏雪的经过。1、文章以“崇祯五年十二月”开头,此文实际写于明朝灭亡之后,可是作者仍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写“独往”中的“独”字体现了他是怎样的人?3、请你把作者描写雪景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重点实词

3、:1余:2崇祯:3更定:4拏:5毳衣:6雾凇:7沆砀:8白:9金陵:10相公:11是日:12俱:13绝:14惟:15而已:16焉: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古义:今义: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今义:3.是日更定矣。古义:今义:1、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二、分析第二层湖心亭遇客1、文中明明有舟子出现,文中也提到“舟中人二三粒”,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2、遇客后作者说自己“强饮三大白”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心情如何?3、那么客人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句式表达: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人4、舟子评价张岱“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5、赏析至此,张岱痴迷的是什么?精拨展示: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文人、痴人,你能举出几个吗?例:李白一生与美酒相伴,与明月对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陶渊明看不惯官场黑暗,归隐田园。刘禹锡身居陋室,仍安贫乐道,独守高洁傲岸的节操。应用拓展:1、关于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白描原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是指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

5、特征,以质朴、简练、精括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或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它重在以形传神。白描可用于写人、写景、写事。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堪称白描圣手,他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2、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的手法,能洞穿人物的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例如:“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试运用上述白描手法描写班上某一同学

6、,表现其主要性格特征,不少于200字。课堂小结:最后让我们用一副对联结束这节课的学习,记住张岱这位超凡脱俗的痴人吧!一湖一亭一寒士,痴景痴人痴性情。一词多义是:1.是日更定: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更:1.是日更定: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白:1.上下一白: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1.见余大喜: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