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26317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了解癌症的相关知识,对战胜肿瘤有着重要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了解癌症的相关知识,对战胜肿瘤有着重要作用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可怕在于我们许多患者和家属没有正确认识它,了解它……希望大家一起来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普及知识,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癌症……谈到“癌”的由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人体的构成。人的身体是由数千亿万个细胞组成。而每个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缠绕每一对染色体,构成生命的基因图谱。我们的染色体有数百万不同的信息,它告诉我们的机体应该怎样生长,发挥怎样的功能及怎样行动。通常情况下,这些基因正常发挥功能,并传递正确的信息,由于基因各尽其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我
2、们的机体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但是基因数量之多,以及其保存和传递的信息之巨大是惊人的和无法想象的。当每一次细胞分裂,染色体自身复制,就可能有很多次出错的机会,这些出现在复制过程中或因外在因素损伤所致的绝大多数“错误”,能被机体自身修复。但有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确实出现了错误——变异,改变了一个或更多的基因。变异的基因传递错误的信息,至少有一条信息与其应该传递的不同。一个细胞开始迅速生长,一次又一次的倍增后,就形成一种称作“癌”的肿块。这种叛逆的细胞就是“癌细胞”,所以说“癌”就是由身体细胞异常增生的必然结果。艾柯康经验证可有
3、效抗癌并减轻癌痛,确实管用! 癌细胞一旦出现,就违背了人体细胞的正常发展规律,开始无限制的自由生长,由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4个,如此下去,细胞以不同的倍增时间进行分裂。快速生长的肿瘤倍增时间可能在1~4周,而较慢生长的肿瘤其倍增时间可能在2~6个月。发生20次倍增可能要5年,而此时具有100万个细胞的肿瘤仅仅只有针头大小,当倍增发生30次左右时肿块达到直径0.5cm,才能被X线检查发现,在此阶段,肿块内具有大约10亿个肿瘤细胞。 在“肿瘤”家族中,都有哪些成员?它们的“社会”和“血缘”关系又如何?让我们来一起走近这
4、个令人生畏的大家族,详细了解它的家庭主要成员。 “肿瘤”家族中,根据其对人体危害轻重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可能出身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生长缓慢,常保持于其起源的部位。肿瘤常有包膜,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不浸润周围组织;肿瘤分化好,色泽及质地接近正常相应组织,形成组织形态及细胞形态变异较小,核分裂像不易见到。能手术切除的良性肿瘤,日后一般不复发或仅少数复发,不转移,通常预后较好。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引起宿主死亡,除非位于重要器官,如气管肿瘤引起呼吸困难,颅内良性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时,才危及生命。
5、 恶性肿瘤通常生长迅速,呈浸润性生长,可破坏周围组织,无包膜或仅有假包膜;肿瘤分化差,组织及细胞形态与其相应的正常组织相差甚远,显示异形性,排列紊乱,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常有不同程度的深染,核仁增大增多,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内多出现继发性改变,如出血、坏死、囊性变及感染等。手术切除后常复发,并容易转移,对周围组织造成广泛破坏。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肿瘤”家族成员都如何命名呢?当然主要依据其发生和组织来源或部位。良性肿瘤一般是在起源组织后加一个“瘤”字,如脂肪瘤、乳腺纤维瘤。恶性肿瘤的命名根据以下原则:来源
6、于上皮组织(如皮肤、胃肠道、粘膜上皮和腺上皮或甲状腺、乳腺、胰腺的上皮)者,称为“癌”,例如胃癌、皮肤癌、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凡来自中胚层组织者称肉瘤,如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等。也有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形态、组织结构、细胞大小、细胞着色反应、细胞内容以及不同地区、发现学者、习惯用词等命名。根据肿瘤恶性程度:低度、中度、高度恶性;根据生长方式:原位癌、浸润癌、转移癌;根据波及范围:早、中、晚期癌、原发、继发癌;根据组织结构: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囊腺瘤等;根据细胞形状:梭形细胞癌、燕麦细胞癌、星形细胞;根据细胞大小
7、:大细胞癌、巨细胞癌、小细胞癌等;根据细胞着色反应:嗜银细胞癌、嗜铬细胞瘤等;根据细胞所含内容:黏液腺癌、黑色素瘤、浆液腺瘤;根据内分泌激素:生长激素瘤、催乳激素瘤等;根据细胞颜色:棕色瘤、绿色瘤、黄色素瘤等;根据母细胞命名的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根据“病”命名的肿瘤:霍奇金病、鲍恩病、白血病;根据地区命名:地中海淋巴瘤、非洲淋巴瘤等;以人名命名:尤因瘤、卡波济肉瘤、沃辛瘤。、 一般认为癌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化学致癌因素:机体与一定量的某些化学物质长期或反复接触后,可引起肿瘤.这些化学物质
8、称为致癌因素。常见的有煤焦油、粗石蜡油、芳香族胺类、亚硝胺类及偶氮染料等。 (2)物理致癌因素:包括热、放射线机械刺激等因素,如多次烫伤及创伤(宫颈创伤等)引起的组织增生,有时可形成癌。又如受放射线损伤后,晚期发生白血病比未受放射线损伤者明显增多。 (3)生物致癌因素:包括病毒和寄生虫等。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病毒可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