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林学类毕业论文小拱棚西瓜春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小拱棚西瓜春早熟高产栽培技术2014年6月25日小拱棚西瓜春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摘耍从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整地定植、111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小拱棚西瓜春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关键词小拱棚;西瓜;春早熟;栽培技术澧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屈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早春气温回升慢,冃春夏两季用水多,小拱棚栽培春早熟曲瓜成木低,效益高。近些年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澧县澧阳镇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结合该镇的农业生产实际、气候条件以及位于城郊的地理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示范推广了小拱棚西
2、瓜春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5],年种植面积达150〜200hm2。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春季早熟栽培町安排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3月底至4月初定植,6月上中旬即可收获上市。选择早熟优质西瓜品种,如鄂农22、红蜜2号、8424等。2播前准备营养土配制,选取猪粪、火土肥和沙土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硫酸钾复合肥1.5kg/m3、多菌灵100g/m3.敌百虫100mL/m3(对水均匀喷雾),拌匀后起堆,盖塑料薄膜密圭寸堆泯。营养钵口J用钵体高10cm、直径8cm的制钵器打制,整齐摆好,空隙用细土或沙土填满。将种子倒入55°C温水屮,不断轻轻地搅拌,温
3、度降至30°C时,再浸种6〜8h,捞起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8〜30°C的环境中催芽,每隔12h用30°C温水冲洗种子1遍,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将营养钵淋透水,播种时将种了平放,每个营养钵播种1粒,上盖1cm厚疏松细土或沙土,覆盖浇足水后盖1层膜保湿,封严压实,搭盖小拱棚。3培育壮苗采用塑料大棚加小拱棚营养钵育苗。播种后70%种子出苗时及时揭开地膜,西瓜出土后注意床内的温湿度管理,主耍是通过及时揭、盖膜进行调节,温度不超过35°C,不低于13°C。苗出齐后口犬应逐渐通风,防止高温高湿,导致幼苗徒长;随着气温的升高,通风口可不关闭。棚内耍配置温度计,根据温度通风,以确保及时调整棚
4、内温度。苗床水分管理以保持营养土不现白为宜。过干时喷0.2%复合肥补水增肥,浇水吋间以晴天的16:00前为宜;过湿吋应于晴天揭膜通风排湿,阴天撒干土吸湿,达到表土干爽不现口为度。定植前5〜7d,选晴天浇施1次0.5%复合肥作送嫁肥。4整地定植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十-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但不宜连作。在湖南阴雨多湿地区,做高畦栽培更为有利。整地前在瓜[□四周挖1条排水沟,沟宽约40cm、深约50cm。做畦时畦面宽3.8m,沟宽30cm,沟深20cim每畦种植2行,每行种植在距沟边20cm处,栽植8500万〜9000万株/hm2。施冇机肥2kg/穴、硫酸钾复合肥10g/
5、穴、过磷酸钙10g/穴,肥土充分混合后覆土。定植后浇1次定植水,覆盖2m宽的地膜(覆盖垄沟和2行瓜苗),并搭盖小拱棚。5B间管理定植后至揭小拱棚膜前,膜边埋伸蔓肥。追硫酸钾复合肥225kg/hm2、碳钱300kg/hm2o结果期追2〜3次肥,第1次在70%果冇鸡蛋大小时,追硫酸钾复合肥225kg/hm2,第2次在杲有1~2kg时追硫酸钾复合肥225kg/hm2,开花后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用0.2%〜0.5%磷酸二氮钾每隔7〜10d喷雾1次。挂果后一直保持畦面湿润,表土见黑不见白,雨后及吋排除积水,遇干旱及吋灌溉。成熟前10(1左右停止浇水。西瓜伸蔓后,一般晴天9:00揭膜
6、、15:00盖膜。南天、阴天不揭膜。如遇持续阴雨应在棚膜两侧留15cm高的空隙透气。采用双蔓整枝,当主蔓长60〜80cm时,将基部分枝去掉,在3〜5叶的叶腋内分枝中选1个培养成侧蔓,其余的一律抹除。整枝定蔓后要经常性抹茹,一直到坐瓜后才能停止,选留第2、第3雌花授粉坐果。6病虫害防治用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用70%T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霜霉病、蔓枯病等。用48%乐斯木1000倍液喷雾防治小地老虎,用20%毗虫咻15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用5%卡死克2000倍液喷雾防治妈虫。7及时采收当地销售杲实9成熟采收,远销则8成熟采收,不能采收过早
7、,否则影响品质。第1批瓜采后,及吋追肥、浇水、加强病虫害防治,促进第2批瓜生长,充分提高产量。8参考文献[1]余秀真.早春小拱棚四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4):44.[2]高淑真,杨美良.无籽西瓜品种兴科2号小拱棚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6(5):87-88.[31周欣,迟文艺•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1):85-86.[4]燕鑫.早春小拱棚四瓜双膜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06(6):17.[5]王兴华,董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