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赋存规律研究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

ID:42816764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1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_第1页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_第2页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_第3页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_第4页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区矿体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应用李涛孙树提王书春汪仁健李亚新王宝明摘要柴胡栏子金矿为产于铭山隆起(云雾山隆起)北东端,处于深大断裂向北突出的弧形内侧(南侧),即构造线变异部位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内分布有两条金矿化带,分布于倒转背斜次级褶皱的轴部转折端附近。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及石英脉混合型。矿体产于蚀变片岩中,受闪长坊岩控制,矿体品位呈上富下贫变化特点。通过对矿区成矿规律的研究,确定了柴胡栏子金矿:蚀变片岩+次级褶皱+闪长玲岩+测深异常f靶位确定f钻探+坑探的找矿模式。并在实践屮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柴胡栏

2、子;成矿规律研究;找矿模式;找矿应用成矿规律的研究是找矿研究的基本,特别是在老矿区利用多年积累的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成矿规律及主要控矿要素,指导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往往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2009年起,通过成矿规律的研究,确定柴胡栏子金矿找矿模式为:蚀变片岩+次级褶皱+闪长玲岩+测深异常〜靶位确定-钻探+坑探。在其1【号矿化带通过钻探、坑探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金金数量2706公斤。一、矿体赋存规律的研究1、成矿地质背景柴胡栏子金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东段燕北隆起区内,即以往所称的内

3、蒙地轴东段;东西向康保一赤峰一开源深大断裂(即华北板块北缘深大断裂屮东段)将区域划分为两个不同构造单元,即南侧为华北陆块,北侧为兴蒙造山带;其具体位置处于铭山隆起(云雾山隆起)北东端,恰处于深大断裂向北突出的弧形内侧(南侧),即构造线变异部位。地层为太古界建平群变质岩系,其中大营子组为主要赋矿地层;岩浆岩发育,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闪长坊岩,其中闪长坊岩与矿化关系密切。柴胡栏子金矿位于赤峰一朝阳金矿集屮区西段,銘山--喇嘛山金成矿带Z屮段,南侧分布有红花沟、莲花山金矿田。2、矿区地层特征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主要为太古界

4、建平群上部大营子组。该组主要岩性为一套中深变质的副变质岩系,岩性为含石墨绢云母蚀变片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其次为大理岩、石英岩。按岩性可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岩性:岩石主要为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上部为一层含石墨绢母蚀变片岩夹大理岩透镜体。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该岩层中。上段岩性:岩石主要为大理岩夹石英岩。含石墨绢母蚀变片岩为主要赋矿围岩,具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蚀变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及黄铁矿化。绢云母蚀变片岩金的丰度值高达lOOppb,高于地壳平均值近30倍。3、矿区岩浆岩矿区北侧分布有花岗岩、闪长

5、岩,矿区内以脉岩较为发育,大致分成矿期(或成矿前)和成矿后期两大类。成矿后期脉岩:主要有细粒闪长岩、闪煌斑岩、花岗斑岩等。脉岩宽1—5米,走向北东向。细粒闪长岩、闪煌斑岩明显错断闪长坊岩脉及矿体。成矿期(或成矿前)脉岩:主要为闪长盼岩,走向北西引0。-320°或近东西290°两组,倾向南西,倾角75°-85°或40°-65°。闪长坊岩平面分布特征呈脉状,北西散开南东收敛。闪长坊岩:地表比较发育,受断裂构造控制,一般长200—800米,宽5—20米,脉体屮间为斑状结构,边部为细粒或隐晶质结构。主要矿物组合:角闪石、斜长石及

6、少量浸染状黄铁矿。其中分布于矿区中部的闪长盼岩脉纵贯矿区南北。该组闪长坊岩脉控制了矿区的1#、2#、3#、4#金矿体的展布方向及赋存空间,金矿体常产出于闪长坊岩上下盘附近,当闪长坊蚀变时则形成厚大的工业矿体。4、构造特征褶皱构造是主体,在矿区及其外围比较发育,但受长期多次构造活动破坏面貌皆非,大致判断矿区所处的构造是NEE向倒转的复式背斜构造,大营子组上下岩段发牛倒转。同时背斜倒转翼为一系列不同产状的次级褶皱,其褶皱的轴部是构造软弱带,它受后期成矿热液作用,产生蚀变矿化,金矿化富集形成金矿体,I号矿化带主要矿体恰处于轴部

7、转折端附近(图2)。5、近矿围岩蚀变特征矿床形成与蚀变作用有密切关系,其主要金矿石即由强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岩及蚀变闪长坊岩组成。绢云母化蚀变岩:呈片、呈带分布,岩石为灰白色、浅黄色,呈鳞片变晶结构。其主要成分为绢云母,其次有长石、石英、石墨及少量绿泥石、绿帘石及黄铁矿。蚀变岩一般含微量金,多数金品位小于0.2g/to当蚀变岩中有硅化,网脉状石英细脉及黄铁矿化时金品位增高,矿石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含金高的蚀变岩颜色相对较深,呈灰色、灰绿色。蚀变闪长坊岩:闪长坊岩脉的边部或全部强烈蚀变时,则形成蚀变岩石,呈脉状及带状分布。蚀变

8、矿物有石英、绿泥石、黄铁矿。石英呈团块状、云朵状、细脉状及网脉状;绿泥石呈微细粒状;黄铁矿呈浸染状及细脉状分布。蚀变岩中局部保留原闪长坊岩的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该类蚀变岩石常形成厚大的脉状矿体,如4#矿体。6、矿体特征矿区内分布有两条金矿化带,分别为I号矿化带,II号矿化带。I号矿化带是原勘探区也是目前主要生产地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