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苍溪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理综物理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省苍溪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理综物理试卷选择题: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观点的是()A.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B.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两物体从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D.—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答案】B【解析】A项,物体速
2、度与其受力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B项,设人起跳前一瞬间车速为v,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起跳后,人在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而车厢在做加速运动,车厢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于人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则人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故B正确C项,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D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受力平衡,说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是“自然状态”,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如图所示,长为h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有
3、固定转轴0,杆可在竖直平而内绕转轴0无摩擦转动.己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速度大小为莎,则小球的运动情况为()QA.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上的弹力B.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下的弹力C.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但在P点不受轻杆对它的作用力A.小球不可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答案】A【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mgh=^mv2-^mvo,计算得出V=0知小球能够到达最高点P.此时在最高点重力和支持力相等,即在P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上的弹力,故
4、A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1.如图所示,滑块穿在水平横杆上并可沿杆左右滑动,它的下端通过--根细线与小球相连,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此时滑块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保持拉力F始终沿水平方向,改变F的大小,使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缓慢增大,这一过程屮滑块始终保持静止,B.滑块受到杆的摩擦力不变C.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增大D.小球所受各力的合力增大【答案】C【解析】:CD、对球分析,受重力吧、拉力F和细线的拉力T,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mgtanGcos0随着0的不断增大,故拉力
5、F不断增加,拉力T也增加;小球的合力为零,保持不变故C正确,D错误;AB.对球和滑块整体分析,受到总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N=(M+m)gf=F=mgtanO所以支持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也不变,静摩擦力等于拉力,不断增加;故AB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1.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e二45°.已知BC高h,不计空气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A.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侦B.
6、甲乙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Z比为1:2J2C.A、B两点的高度差为42h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2【答案】A【解析】A、乙球到达C点的速度,则甲球到达C点的速度v=厢,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甲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o=VS11145°=価,故A正确;B、对甲有:vcos45°=gt],对乙球有v=02贝lJ-=1:^2故B错误.t?C>已知BC高h,AC两点的高度差h=(vcos4‘)=匕,则A、B的高度差△h=h--=-故C错2g222误;D、AsB的水平距离x=v0L=/ghx=h,故D错
7、误.2g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1.5X103kg的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二者所受阻力均为车重的20.5倍,由于牵引力不同,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取萨lOm/s2,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乙车牵引力为F2=7.5X103NB.t=1s时两车速度相同且v=lm/sC.t=1s吋两车间距最大,且最大问距为1“尸1mD.0〜2s内阻力对两车做的功均为W.—3X103J【答案】C【解析】A、由图可以知道,两车在2s时的位移相同,则说明汽
8、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即:4V甲=弋乙=-=2m/'s因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乙车的2s末的速度为4m/s;加速度2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F-0.5mg=ma;计算得出:F=10.5x10抵;故人At2错误;B、因平均速度等于中间吋刻的瞬吋速度,因此乙在Is末的速度为^=2m/s,而甲一直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故B错误;C、开始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距离越来越大,速度相等时,距离达最大,由公=at2+0得Is末间距最大;最大间距为:1=2x1x]=1m故C正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