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96053
大小:199.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0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的哲学不需要宗教作为载体,它直接超道德的价值,与科学的发展并不相悖。它存在于之中、行动坐卧之间,它是中国人自己的“桃花源”。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了这些超道德价值。A.关照箪食瓢浆体验B.观照箪食瓢浆体会C.观照箪食瓢饮体验D.关照箪食瓢饮体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
2、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一般词语要注意词义重点,与上下文的衔接等。炫耀:从各方面(多指金钱、权力、地位等)特意强调自己(略带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荣耀:应得或能够赢得的崇高称誉。关照,意思是关心照顾。观照,也叫静观,美学名词,指人(主体)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客体)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这里是说中国哲学对超道德价值进行体验、审视等,应用“观照”。箪食瓢浆,形容军队受
3、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况。箪食瓢饮,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这里是说中国的哲学存在于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中,应用“箪食瓢饮”。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会,是指体验领会,也用于人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这里是说按照哲学生活,也就感受到了超道德的价值,应用“体验”。故选C。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但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形成了自己出难题又自己补漏洞的尴尬局面。补来补去,痛快淋漓的主题都被消磨掉了
4、。-22-①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②而例外一多,所谓共通云云也就很不保险了③年代那么长,文人那么多,说任何一点共通都会涌出大量的例外④如果能对例外作一一的解释,当然不错⑤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⑥但也时时遇到麻烦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⑥③②④⑤C.⑤③②④①⑥D.⑤①⑥③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句子衔接题,要明确语段中心意思,“瞻前顾后”,抓住一些关键词,如指示代词、关联词等。横线前的语句提到了“究竟有哪些”,分析所给的
5、六个句子,⑤中“这个问题”指代的就是横线前所提出的问题,两者联系最紧密,故⑤应排在第一空;①中“这种研究”是对⑤中“悉心研究”的承接,⑥中的“但”是对①的转折,③是分析⑤中“麻烦”的原因,②中的“而例外一多”紧承③中的“大量的例外”,④的假设,与横线后的转折语句联系紧密。据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故选D。3.某书店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有些人进来只是为了休息。针对这样的
6、现象,下列为该书店所作的欢迎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欢迎你,亲爱的读者。B.读书的你最美。C.你的到来,就是书店存在的价值。D.不论你是不是读者,我们都真诚欢迎你。【答案】C【解析】-22-【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材料中,“当大部分顾客离
7、去时,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只是为了休息”,说明进入书店的一部分人不属于“读者”。那么欢迎语就应该兼顾这部分人,且注意语言要得体。A项像是只欢迎“读者”,B项突出的是“读书”,D项突出了一部分人不是读者,会使到书店而不读书、不购书的人产生尴尬,因此都不合适。C项欢迎的是“你”,不论“你”是谁,不论“你”来书店做什么,都是这家24小时书店存在的意义。故选C。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甲:怀才不遇型乙:田园隐逸型丙:羁旅漂泊型①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②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③报道山中去,归来
8、每日斜。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⑤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A.甲:①④乙:③⑥丙:②⑤B.甲:④⑤乙:①③丙:②⑥C.甲:③⑥乙:②④丙:①⑤D.甲:⑤⑥乙:①②丙: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及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诗句的意象、意境,表露感情的词语,甚至写作背景、作者的情况等综合鉴赏。①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