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2791218

大小:16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1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绵阳市丰谷中学2016年秋(9月)高三年级历史科月考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卩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倫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倫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图4A.个体农户的牛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才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7.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Z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8.19世纪小期

3、以后,小国市场上的洋货H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口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口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亳无疑问的是H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24.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

4、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彖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25.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o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26.徳国文学家歌徳说,罗

5、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H己隐藏于波光水影Z下,但却从來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27.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Z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

6、.《权利法案》遭到破坏28.表1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汕输出国纽织1962可可牛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牛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3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说法对应正确的有()①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公元前6世纪初②《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卬午年③抗口战争爆发于1937年——民国26年A、

7、1个B、2个C、3个D、0个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廿蒋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星。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彖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白李龙

8、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川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木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