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

ID:42790526

大小:240.2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1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一、单选题:共24题1.周襄王即位不久,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后來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衰落B.诸侯维护天子权威,屮央集权得以强化C.诸侯势力发生分化,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礼乐制度趋于瓦解,诸侯僭越天子职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i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材料屮“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表明宗法秩序受到冲击,材料屮“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表明周天子的地位衰落,

2、故A项正确;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得以强化与材料屮“周襄王”“晋文公”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表明是王室内部矛盾,而非诸侯势力发生分化,故C项错误;诸侯僭越天子,与材料屮“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不符,故D项错误。2.对于大禹的传位过程,战国时期儒家的说法是伯益主动让位于启,法家则说是启在与们益的武力争夺中获胜而即位的。这种差异源于二者A.对占有史料考证的不同B.应对社会变革的主张不同C.对诸侯争霸的态度不同D.在各国受到的重视度不同【答案】B【解析】本题

3、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中“大禹的传位过程"当时没有文字史料,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屮各派对社会变革的主张不同,与材料屮“战国时期儒家的说法是”“法家则说是”相符,故B项正确;诸侯争霸与材料屮“大禹的传位过程”不符,故C项错误;“在各国受到的重视度不同”是“这种差异”导致的结果,与题干设问“这种差异源于二者”不符,故D项错误。3.东汉初年,光武帝曾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S明帝借口楚王信奉黄老,与方士往來,疑其谋反,收捕者达数千人。这些做法A.强化了思想专制B.完善了监察体系C.打击了豪强

4、势力D.遏制了宗教势力【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思想专制与材料中“借口埜王信奉黄老”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屮“搜捕王侯宾客”“楚王”主要是对王侯,不能反映整个监察体系,故B项错误;东汉豪强势力强大,材料中“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借口笼王……疑其谋反”表明皇帝的矛头实质是指向豪强势力,故C项正确;材料屮“明帝借口楚王信奉黄老”并非针对遏制宗教,“借故搜捕王侯宾客”更看不出有没有涉及宗教,故D项错误。4.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

5、,“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廩皆满豐曹操组织屯田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革新D.推进了北方的统一进程【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屯田制。“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与材料中“建安元年(196年)”北方混乱的形势不符,故A项错误;曹操下令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而非“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故B项错误;开荒屯田没有涉及农业技术的革新,故C项错误;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廩皆满”,实力增强,推进了北方的统一,故D项正确。1.

6、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这些做法旨在A.推动地理学的发展B.丰富地方志的类型C.变革对官吏的考核D.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大修图经。地理学的发展过于专门化,与材料屮“隋炀帝下令从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不符,故A项错误;丰富地方志过于专门化,与材料中“隋炀帝下令"的层级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变革对官吏的考核,也与材料“地方上报风俗、物产”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隋炀

7、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表明,应该是高度重视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2.韩愈依据《公羊春秋》的“尊王攘夷"斥佛教为“夷狄之教”,提出拆毁寺观为民居并让僧尼还俗的主张,但皇帝并未采纳。后韩愈因反对“迎佛骨”而被贬谪。据此推断,当时A.崇佛抑儒成为国策B.儒学复兴运动兴起C.儒释交融不断增强D.佛教世俗化的完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唐朝儒释交融。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Z势,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材料中“迎佛骨"不等于抑儒,故A项错误;

8、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但材料“皇帝并未采纳”“被贬谪"不能表明复兴运动兴起,故B项错误;材料中“皇帝并未采纳''表明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交融不断增强,故C项正确;佛教世俗化的完成与材料中“提出拆毁寺观为民居并让僧尼还俗的主张''不符,故D项错误。1.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称为“公荐这些现彖说明当时A.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