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86936
大小:947.9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2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地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一地理命题:审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1.读“我国某城市(117泪,32呗)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二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2.A.1月B.3月C.7月16:006:006:00D.8月16:001甲、乙、丙.丁舛处,气压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A.甲.乙B.甲、丙C.丁、乙D.丁、丙3.P处可能是A.郊区吹向城市的风B.口天的陆风C.夜晚的海风D.夜晚的谷风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7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4-
2、5题4.据图推断P地点近地血的风向为C.偏东风D.东南风B.乙地为下沉气流D.丁虚线附近可能会出现锋面A.偏西风B.东北风4.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比丙地风速小C.丙地吹偏南风图1为“某地区各地理要素关系图",读图回答6〜7题。图1某地区各地理要素关系图5.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6.下列叙述屮,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
3、资源丰富据图完成8〜9题。阶段I阶段2阶段3图例:•淼林■•草地v荒漠■海洋■陆地―常年直行风图3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因图3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7.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8.在阶段3,山脉东侧荒漠坏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A.沿岸寒流降温减湿B.处于背阳坡,热量不足C.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D.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小图4为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10〜12题。10.11.12.图4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
4、、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C.丙.甲、乙B.D.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A.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对丙地所在的山脉以及岛屿的止确叙述是A・山脉东西走向,岛屿位于热带海洋C•山脉东西走向,岛屿位于温带海洋B.D.B.D.乙.丙.甲丙、乙.甲可能是因为北坡为向阳坡北坡为迎风坡山脉南北走向,岛屿位于热带海洋山脉南北走向,岛屿位于温带海洋侵中原;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迁徙:第一次大迁徙是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第二次大迁徙是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大迁徙是金元相继入侵。下图
5、是客家人三次迁徙的大致路径图。完成13T4题。第一次迁徙——A第二次迁徙第三次迁徙13.历史上,影响客家人三次人口人迁徙的主要因素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13.客家人迁徙路径上呈现的自然带依次是A.常绿阔叶林带一热带季雨林带一落叶阔叶林带B.常绿阔叶林带一落叶阔叶林带一热带季雨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一热带季雨林带一常绿阔叶林带D.落叶阔叶林带一常绿阔叶林带一热带季雨林带人口变动与城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人口总量和增速,是国家对特大城市的要求。下图示意上海市1996年至2015年小学生人数和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回
6、答15-16题。小学生人飲第住人口增速14.据图推断,上海市将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的时间是()A.1999年B.2001年C.2004年D.2007年15.关于上海常住人口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2年常住人口要比1997年要少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2007年C.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有很大关系D.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上海房价和生活费用太高无关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
7、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完成17-18题。东部中部西部全国人口经济压力指数0.701.311.581.00人口资源压力指数1.300.931.011.0016.关于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①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D.③④()A.①②B.①③C.②④13.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B.东部地区加大
8、对屮、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C.釆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D.促进屮、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面二孩政策自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