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

ID:42781996

大小:1.98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2

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上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选自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一首诗歌。旨在让学生掌握相关文本知识的同时,明确青春使命,更好的体悟人生,积极的把握未来。本文是毛泽东于1945年在长沙所作,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抒发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理想与抱负,充满了无尽的豪情与凌云壮志。一、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2.通过反复诵读和小组讨论,把握本章主旨。3.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和远大抱负。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词的发展简史,掌握古典诗词的格式

2、了解写作背景。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学会欣赏诗歌。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1.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把握文章主旨。2.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和远大抱负。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沁园春·雪》,而且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所以较易体会毛泽东词的

3、意境与情感。课前背诵《沁园春·雪》,并和《沁园春·长沙》作比较阅读。9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

4、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二、回忆词的有关知识1.起源:在隋唐之际配合燕乐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歌辞形式,是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大盛于宋,延续于后代,相传至今。 2.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即:一首词的词牌限制这首词的形式(句数、平仄、押韵等),紧连着词牌的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也就是说词牌表明形式,词题表明内容。如《沁园春•长沙

5、》、《沁园春•雪》等。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沁水公主有个园林,后被外族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由此而得名。3.词的分类: 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以上: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三、背景链接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

6、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四、欣赏配乐朗诵,展示投影片9熟读课文,找出重点字词,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答下列问题。 五、整体感知:感受形象,理清思路快速默读全词,圈

7、点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语。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提问1: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 明确:看到了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提问2: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了往昔岁月,想到了祖国的命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词人思索的问题。 提问3:概括全词,上片、下片各侧重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追忆往事。 六、解决重难点 1.具体研习开头三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朗

8、读 (2)调整句序,简要说明大意与作用。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3)展开想象,扩展语句,进行形象而有诗意的大胆描述。 明确:在一个深秋的季节,橘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的无尽遐想…… (4)提问5: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行。“独立”既表明一个人卓然独立,更显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5)提问5:柳诗“独钓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