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ID:427805

大小:107.1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08-01

上传者:U-944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1页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2页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3页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4页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在国外,很多学者对村落旅游资源极为关注,学者们主要是从旅游对古村落的影响、古村落旅游地的居民感知、古村落旅游地社区问题、古村落旅游地的保护和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研究。JoseMariaFuentes等在2006年调查研究了西班牙中部最古老的酿酒区(RiberaDeDuero)内几个村落地下建筑遗产——酒窖的保护问题。JamesWilliamJordam在1980年对新英格兰北部Vermont度假村进行研究,指出当地人正面临发展乡村旅游业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两难境地,当地人正试图通过“假冒民间文化”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HazelTucker在2001年通过分析土耳其村落的旅游关系和好客,讨论关于旅游业摧毁了自身吸引物这个似非而是的论点,并通过挑战旅游地必须保持真正的传统来迎合旅游者的期望的假设,提出文化旅游可持续动态观念。2.国内研究动态古村落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成为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对古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经历了初始阶段与起步阶段的探索后,古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发展速度很快,研究方向全面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村落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古村落旅游中的保护以及古村落旅游的影响等。9 古村落的适度旅游开发一方面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古村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有效转型,推动古村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旅游开发将影响古村落旅游的发展成败,因此,它成为了我国学者较为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学者们主要是以选择的具体案例为基点的基础上对古村落的开发现状、开发原则、开发战略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现有的开发模式做了比较研究。卢松,陆林和凌善金(2003)在《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中对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原则、总体定位和开发方向。齐学栋(2006)在《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一文中认为古村落或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有两种,一是内生性开发,一是外部介入性开发,他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古民居开发中的一些认识进行了评析,提出开发中要注意社会资本的应用。万国庆(2004)通过《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一文介绍了皖南古村落保护状况和保护经验,分析皖南古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开发压力、环境压力、防灾压力、旅游压力,并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成立民间保护组织及专项基金、发展古村落旅游、建立文化展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严格制定遗产管理目标及计划。刘莉等(2006)在《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成立皖南乡村旅游区域联合体,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参与机制和收入再分配的调整机制,加强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等。国内学者对我国古村落旅游中游客的行为规律关注不够。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中偏重于对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方向,而对我国古村落旅游经营管理以及古村落旅游社区参与的研究比较少,对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游客行为的研究反而比较少。由于对游客行为的基础研究较少,古村落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很难找准目标,研究成果很难产生实际的现实意义。我国古村落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动机、态度、参与机制与外在行为以及在古村落社区参与下游客行为规律等,都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二)选题依据和意义作为传统的人居空间,古村落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美学、建筑、科考等价值,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在文化旅游需求大行其道的今天,古村落以其古老的地域乡村文化和幽静的自然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类型之一。旅游业使古村落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古村落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当地村民和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村落环境。然而古村落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时对古村落自然环境或空间体系的破坏9 、古村落居民与旅游企业间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冲突、村落生态环境的破坏、邻近古村落之间由于同质化的开发造成村落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问题都妨碍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对古村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如何实现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值得研究和关注的,也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议题。卢宅,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东郊卢宅村,一座融山川形胜与人文风润于一体的建筑,是至今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封建士大夫家庭住宅群。巨宅厅堂,宅第构筑恢宏,装饰雕刻豪华艳丽,浓缩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年的精华,是任何一个延续至今的古村落都无法比拟的建筑瑰宝,堪称“民间故宫”、“中国民间第一宅”。卢氏自宋代定居于此,世代聚族而居,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许多座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自向游人开放以来,各地专家学者、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成为东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开放之初旅游发展迅速,但近几年比较缓慢,来访游客呈逐年下降趋势。06年接待游客4.47万人次;07年接待游客3.53万人次;08年接待游客2.67万人次。卢宅本身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在旅游开发中村落文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开发商更多的关注卢宅建筑物的价值。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有6个遗址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甘肃天水古楼群、河北怀来鸡鸣驿、山西碛口镇村落、云南团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还有就是浙江东阳的卢宅。基于当前现状,我们对其进行思考,并寻求行之有效的、妥善的解决方法。论文拟通过对东阳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的探讨,分析并解决卢宅古村落旅游中的现存问题,这对推动东阳当地旅游的发展而言极富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个金华地区古村落旅游层级,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基本内容1.古村落旅游的含义及其发展概况2.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现状3.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9 通过论文写作探索卢宅古村落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策略,力图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品牌,扩大卢宅旅游点的旅游面,充分挖掘以卢宅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的旅游价值,将古村落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浙江金华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共赢。同时,完成一篇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的论文。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方向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文献综述4、确定研究大纲5、进行资料整理和补充6、相关数据的确定7、充实大纲,写成文章8、修改文章(至少四次修改)9、定稿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研究措施: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古村落旅游研究文献的查询、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东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进行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比分析与类比分析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确定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四、参考文献[1]谭伟明.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3-56.[2]胡巧华.古村落文化认知及旅游促销SP研究——以永州古村落为例[D].中南大学,2009:15-18.[3]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18(2):72-76.9 [4]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273-227.[5]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力[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3):50-52.[6]王庸华.东阳市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2.[7]陈腊娇,冯利华,沈红,孙立峰.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4):12-25.[8]民间故宫——东阳卢宅[J].建筑知识.2004(1):10-27.[9]《东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10]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04):18-30.[11]傅峥嵘,姚建强.卢宅保护与更新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浙江建筑,2009,(02):10-15.[12]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5.[13]刘莉,陆林,徐致云等.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9-11.[14]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4.[15]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J].学术交流,2006,151(10):131-134.[16]杨进发《关于江南古民居卢宅保护规几点思考》浙江:科技信息.2005.12.[17]洪铁城.经典卢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18]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19]PaulF.Wilkinson.GenderandTourisminanIndonesianVillag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2(2):283-299.[20]Bramwell,B.&Lu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M].UK:ChannelViewPublications,1994:145-149.[21]AlizaFleischer.RuraltourisminIsrael[J].DevelopmentStudyCenter,Rehovot,Israel,2003(04):305-320.9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管理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一、引言古村落旅游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种基本类型,一直被看作是推动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最为可行的一条途径。旅游业使古村落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古村落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当地村民和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村落环境。然而古村落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时对古村落自然环境或空间体系的破坏、古村落居民与旅游企业间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冲突、村落生态环境的破坏、邻近古村落之间由于同质化的开发造成村落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问题都妨碍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对古村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卢宅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它充分展现了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聚落环境形态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东阳“三乡”文化的代表作,周边还有许多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而且彼此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证明的充分体现儒家礼乐文化理念的古村落民居。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卢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自向游人开放以来,各地学者、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成为东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前几年一直红红火火,但近几年来访游客呈下降趋势。卢宅古村落旅游作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组成部分,旅游开发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对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的思考,探讨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二、主题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卢宅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研究文献很少,这无疑限制了本文写作可参考的思想资源,然而,也同时说明了论文选题的针对性。期刊网上出现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大量研究成果也同样可以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和借鉴,所以总体上,本文的研究与写作仍应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在国外相关研究中,针对村落旅游的研究,一部分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PaulF.Wilkison(19959 )以爪哇传统渔村Pangandaran的旅游业发展为例,使用性别分析法,讨论了旅游发展对不同性别人群的就业模式、收入、家庭结构和功能、子女抚养等的影响,认为旅游的影响存在双面性,而且这种影响在当地社区以及不同社会经济阶层间变动较大。此外,也没有瞄准改善妇女基本生活质量的发展计划。除了收入增加以外,这些变化的出现是因为很少关心性别角色和关系以及很少关心生活质量的社会、文化、经济改善。S0-MinCheong(2003)研究发现旅游业推动了韩国渔村公有渔场及合作企业的私有化。Markokoscak(1998)以斯洛文尼亚的Trebnje为例,研究了传统乡村旅游与社区复兴整合发展问题。CevatTosum(2002)认为土耳其传统村镇有必要建立旅游社区参与模式,使旅游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JoseMariaFuentes等(2006)调查研究了西班牙中部最古老的酿酒区(RiberaDeDuero)内几个村落地下建筑遗产——酒窖的保护研究。JamesWilliamJordam(1980)对新英格兰北部Vermont度假村进行研究,指出当地人正面临发展乡村旅游业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两难境地,当地人正试图通过“假冒民间文化”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PeterM.Burns等(2003)利用非概率样本形式的原始证据,深入研究了Cuéllar在执行西班牙政府制定的改善旅游地品质的可持续性计划时,村民对此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感知。HazelTucker(2001)通过分析土耳其村落的旅游关系和好客,讨论关于旅游业摧毁了自身吸引物这个似非而是的论点,并通过挑战旅游地必须保持真正的传统来迎合旅游者的期望的假设,提出文化旅游可持续动态观念。SanjayK.Nepal(2008)认为燃料能源消耗是影响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尼泊尔Annapurna地区乡村的旅游住宿设施所使用的燃料能源进行调查,这些地区燃料主要是木头和火油,另外,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运用在增长能源消耗模式受海拔、住宿容量、能量消耗、能源的多样性、节能技术、规章制度的影响。在国内,从开发和保护角度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举其要者,有以下这些: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设的旅游资源》(2003)一文认为文化古村落是指那些遗存至今的,较系统地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设置的村落,认为文化古村落具有古老性、血缘性、文化的区域性、休眠性、人文优美性,认为文化古村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并遗存至今的,可以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垄断性和可创新性的人类生态旅游资源,提出应将其明确为独立的一种旅游资源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卢松等进一步从村落选址和设计、聚落形态、民居建筑、祠堂和牌坊、徽州古典园林、乡土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对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展开了分析。9 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2003)一文对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原则、总体定位和开发方向。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2006)一文认为古村落或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有两种,一是内生性开发,一是外部介入性开发,他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古民居开发中的一些认识进行了评析,提出开发中要注意社会资本的应用。黄郁成等从休闲旅游开发角度,认为古村落旅游开发主要资源凭借为古村落建筑、古村落的古朴环境、与古村落相适应的村民的恬淡生活状态、与古村落环境相适应的旅游活动编排等四个方面的因素。万国庆《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2004)一文介绍了皖南古村落保护状况和保护经验,分析皖南古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开发压力、环境压力、防灾压力、旅游压力,并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成立民间保护组织及专项基金、发展古村落旅游、建立文化展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严格制定遗产管理目标及计划。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2003)一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刘莉等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成立皖南乡村旅游区域联合体,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参与机制和收入再分配的调整机制,加强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等。章尚正等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指出皖南古村落的和谐旅游发展存在四大矛盾,并提出解决对策。梁玉华等对天龙屯堡的旅游发展模式在促进旅游持续性发展中所具有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2002)一文从旅游者知识层次、客源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并对国际、国内游客的行为模式展开研究。陈腊娇,冯利华,沈红,孙立峰《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2005)一文以金华市两大古村落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为例,通过旅游地的实地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不同的开发模式下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差异,在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村民自主开发模式优于政府投资开发模式。王继华《进一步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品牌》(2010)一文从卢宅古村落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卢宅旅游发展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进一步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品牌的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9 三、总结总之,上述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和论点支持,并开阔了本人的研究视野,使得本人对“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这个课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针对东阳卢宅古村落在保护和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金华地区的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应该整合整个地区古村落旅游资源,将各旅游景区连点成线,在“古村落文化圈”的基础上构建“古村落旅游文化经济圈”的旅游开发理念,做好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把古村落旅游打造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以期更好的发挥古村落文化对特定区域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和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提升金华地区古村落特色旅游的重要突破口。[参考文献][1]谭伟明.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3-56.[2]胡巧华.古村落文化认知及旅游促销SP研究——以永州古村落为例[D].中南大学,2009:15-18.[3]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18(2):72-76.[4]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273-227.[5]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3):50-52.[6]王庸华.东阳市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2.[7]陈腊娇,冯利华,沈红,孙立峰.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4):12-25.[8]民间故宫——东阳卢宅[J].建筑知识.2004(1):10-27.[9]《东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10]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04):18-30.[11]傅峥嵘,姚建强.卢宅保护与更新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浙江建筑,2009,(02):10-15.9 [12]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5.[13]刘莉,陆林,徐致云等.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9-11.[14]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4.[15]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J].学术交流,2006,151(10):131-134.[16]杨进发《关于江南古民居卢宅保护规几点思考》浙江:科技信息.2005.12.[17]洪铁城.经典卢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18]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19]PaulF.Wilkinson.GenderandTourisminanIndonesianVillag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2(2):283-299.[20]Bramwell,B.&Lu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M].UK:ChannelViewPublications,1994:145-149.9 本科毕业论文(20届)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9 目录摘要1Abstract1前言2一、古村落旅游2(一)古村落和古村落旅游的定义2(二)古村落景观特点2(三)古村落旅游的意义3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评述3(一)卢宅古村落旅游资源概况3(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潜力4三、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一)景观环境遭到破坏5(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6(三)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较低6(四)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旅游产品单一6四、古村落旅游发展对策探讨7(一)重视环境保护,维护古村落原生态形象7(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7(三)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协助当地发展旅游业8(四)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旅游空间,延长游客逗留时间8(五)联合促销,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精品品牌9五、结束语9参考文献99 [摘要]卢宅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它充分展现了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聚落环境形态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东阳“三乡”文化的代表作,周边还有许多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而且彼此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充分体现儒家礼乐文化理念的古村落民居。前几年其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近几年来访游客人数呈下降趋势。卢宅古村落旅游作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组成部分,旅游开发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对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的思考,探讨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是个十分现实且迫切的课题。[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卢宅;开发;对策;[Abstract]LuzhaiisJiangnanexistingwithbiggestscale,mostcompletepreservation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ancientbuildinggroup,whichfullyshowsthecharacteristicofthesettlementwithJiangnanresidenceenvironmentformationandsuperbarchitectureart,isDongyang"threetownship"culturalmasterpiece,peripheralandmanytocomparable,andeachothermutualandmutualcomplementeachother,proofoffullyembodytheConfucianideaofmusiccultureoftheancientvillageresidence.Afewyearsagohasbeenthriving,butinrecentyearsvisitorsaredecreasing.Luzhaiancientvillagetourism,asourcountryancientvillagetourismcomponent,tourismdevelopmentofalsoexistssomeproblemthatnotallowtoignore.SoforLuzhaiancientvillagetourismdevelopmentstrategythinking,thispaperdiscusseshowtorealizeitssustainabledevelopmentisveryworthyofstudying,alsobeveryurgent.[Keywords]Theancientvillagetourism;Luzhai;development;strategy9 前言目前我国的古村落已成为一种历史最悠久、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建类型,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附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被称为乡土文化的摇篮。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旅游地之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引起旅游者的注意。随着安徽西递、宏村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江南古镇周庄旅游的成功开发,古村落备受瞩目与追逐,成为新时期的旅游热点。现在古村落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假期生活的重要选择,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种基本类型,被人们看作是推动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最为可行的一条途径。旅游业使古村落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古村落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当地村民和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村落环境。然而古村落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时对古村落生态环境的破坏、古村落村民与旅游企业间的冲突、同质化的开发造成村落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问题妨碍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对古村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一、古村落旅游(一)古村落和古村落旅游的定义当前对古村落的概念和内涵业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许多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古村落进行定义,因此在概念内涵上的选择标准会有所不同。在此,文本选用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从学术角度对古村落进行的定义:认为古村落是指那些已经有五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这些村寨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说,有祖传的遗训族规,有家族兴盛衰败的记载。这些村寨在选址方面遵循古代堪舆学的理论,讲究“择吉而居”,建筑的布局大多以“天人合一”为主要思路,一般有山河作为自然屏障,以便于生存、发展、繁衍,因而自然风景都比较好[1]。另外,这些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有较高的人文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古村落旅游是以古村落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旅游行为,其目的主要是访古探幽,欣赏古村落文化[2]。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古村落的景观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内涵丰富、能较好满足当代都市人景观需求的人文旅游资源。(二)古村落景观特点古村落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对古村落景观特性的深入理解上,本文认为,古村落作为旅游客体,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古村落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文化景观。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它是显露在外的、人们可以直接观赏到的“显在文化”。古村落是由一定规模的古民居建筑群组成,是一种明显不同于其周围建筑的人文景观空间,具有独特的景观效应。在建筑外观上,无论从屋顶、屋身到基座,古村落都与现代民居有很大的差别,具有较好的旅游观赏性。在内部建筑结构、装饰艺术上,其建筑用材、巧妙的力学、防火、采光等建筑技术,以及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等精美的艺术作品,都成为古村落旅游观赏资源最主要的依据。其二,不表现在外的,由思想、态度、价值观和民风民俗等构成的“隐在文化”[3]。古村落保留的价值,是赋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9 不仅仅只是古老建筑本身,比如说上述的雕刻和绘画,它们都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雕刻上的花鸟、人物、戏曲、寓言和故事,内涵丰富多彩,意味深长,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展现了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第二,古村落拥有非常重要的“意境文化”。古村落以“古、幽”为突出特色,这一特色的体现,一方面是古建筑本身所含有的,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幽静的自然环境对它的烘托。幽静的古村落环境与古老的建筑景观一起构成了其特有的“意境文化”,渗透出独特的古韵氛围。我国古代人们对居住地的选择,都十分讲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荣,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建造住宅是他们的中心指导思想[4]。古村落生态景观中的核心内容是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和风水观念。(三)古村落旅游的意义古村落旅游使得封存千百年的古建筑艺术得以重生,使当地的传统民居文化得以复苏,一方面体现了古村落民居的现代性,另一方面又让村民们醒悟,开始真正认识到这些古屋古宅的价值,更在于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参与、保护这些古建筑,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可继续为后人所知晓[5]。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村落,由村外的自然环境至村落中的水利系统、街道、房宅、雕刻、室内布置等都反映了这个村落的原始状态,因此这个区域的历史文化可以以此为重要依据。如果想要开展古村落的旅游业,必定会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那么可促使这个地区去保护古建筑,并采集有关古建筑的资料,增强当地居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同时可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发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评述(一)卢宅古村落旅游资源概况1.卢宅历史概况东阳位于浙江的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被称之为“婴之望县”。在东阳旧城东三里,有一处宅居佳处,那里青峰远映、碧水环绕,即为著名的雅溪卢宅。据《东阳市志》记载:雅溪卢氏尊兴周时的姜太公为始祖,《雅溪卢氏家乘》元代至元古序称“吾卢氏系出姜姓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之孙溪,食采地于卢,遂以居邑之卢为氏。”明代的天启古序称卢氏于“宋咸平初,由琢鹿入台。治平初,又迁于吴宁之西,已而徒雅溪居焉。”逐渐成为东阳地方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雅溪卢氏家乘》清代雍正古序称:“东阳踞浙上游,环境多山,泉清而流驶,其风俗淳朴,人多质直,安土而重迁。诸大姓聚族而居,众率以千计多或至以万计。族各有谱,支分派衍,熠然可稽。而雅溪卢氏,实为之冠。”而“其所居在邑东郊,距城三里许,庐舍连比,经纬相通。”同时在住宅的外面修建了多座宗祠、园林、牌坊、书院,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宅第群,堪称为现存明清乡土建筑的杰出典范,充分展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聚落环境形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6]。2.卢宅的资源现状《宅经》中记载“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9 。卢宅就是这样一座融山川形胜与人文风润于一体的建筑。卢宅始建于南宋初年是一座至今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封建士大夫家庭住宅群。面山环水的独特风水,保佑他们世代出仕。巨宅厅堂,构筑恢弘,装饰雕刻,豪华艳丽,浓缩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年的精华,是任何一个延续至今的古村落都无法比拟的建筑瑰宝,堪称“明间故宫”。卢氏家庭尊师重教,以礼传家,登科及第者绵延不绝,誉称婺州望族。卢宅内以表科考成功者、官运通达者的牌坊匾额,屡屡可见。卢宅理想的环境风貌,庞大的建筑组群,精湛的木雕技艺,富含着民族传统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地域色彩,是我国明清建筑艺术中的珍贵遗产。卢宅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之初,周边发展旅游的古村落数量不多,卢宅旅游接待数量在较小基数上快速增长,来访游客量猛增。到2006年接待游客4.47万人次,2007年接待游客3.53万人次。但近几年来,旅游发展趋势放缓,来访的游客量呈下降趋势。(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潜力1.卢宅文物价值分析尽管卢宅建筑群现已受到较大破坏,但仍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具备进一步打造优质品牌的潜质[7]。卢宅建筑群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少数建于民国时代,它代表了东阳民居各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细节的变化,是东阳乡土生活的物化形式和直接见证,也是社会学、民俗学、建筑学、工艺美术等各学科不可多得的研究范本,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特别是肃雍堂组群,无论是建筑形式、空间序列及匾额题名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反映了明代以后理学思想和伦理宗法观念对民居的深刻影响。卢宅内多重院落和厅堂的建筑布局和风格诠释了长幼、尊卑、主次、内外礼制的秩序,表现出对儒家礼乐思想的尊崇达到了极致。它的严格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国的其他地区民居,几乎可与紫禁城等皇家宫廷建筑相映衬,被称为“民间故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儒家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8]。卢宅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在民间住宅中堪称第一,其间的空间变化繁复,颇有戏剧性效果,为古代建筑设计的精彩之作。卢宅建筑形式非常丰富,屋顶就有多种悬山顶和硬山顶仪式。其厅堂建筑是现存江南厅堂中的杰出代表。卢宅建筑中的雕饰也是丰富多彩,以木雕为主,辅以石雕、砖雕、堆塑和彩绘,十分精美。卢宅作为明清建筑瑰宝,其木构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建筑用材粗大,斗拱数量少,体形硕大,结构作用明确,与明清官式建筑有明显区别。从其构件中可以见到梭柱、月梁、挑干、普拍方等宋风遗制,且枫拱、琵琶拱等牌科形制特殊,是南方所特有的,既可与《营造法式》相印证,又可补《营造法式》的不足,其中长短椽之制更是与韩国建筑有一定渊源关系,在研究木构建筑技术演变和明清南北方建筑制度差异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标本价值。2.对东阳旅游发展贡献分析卢宅自向人们开放以来,各地专家学者、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现已接待了吴邦国、宋平、尉健行、严济慈、陈幕华、张思卿、周铁农、王文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受到中外游客的普遍欢迎,成为东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同时,已有《鸦片战争》、《雍正王朝》、《天下粮仓》、《黄石的孩子》等影视剧组也前来此地拍摄场景。卢宅正在被更多的人知晓,卢宅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推动东阳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东阳旅游一直以来都以横店影视城旅游为中心,而卢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增强东阳旅游的实力。9 此外,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卢宅表达了独特的传统士大夫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耕读文化和田园文化。无论是“蔗园八景”还是“雅溪十咏”都是这种文化的表达。这些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曾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浙江丰厚文化底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东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说:“在‘十一五’期间,以打造一个影视旅游城为重点、完成构建两个旅游中心、三大旅游板块为主要任务,加快全市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而卢宅被列为东阳市旅游发展的第一个旅游中心和旅游带。其地域优势得天独厚[9]。2011年旅游局将重点做好的七项工作之一是“加大投资,加速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卢宅历史文化街区、古生物文化产业示范区的前期工作”,这将加强卢宅旅游的硬件优势。卢宅所拥有的这种文化具有典型的意义和独一无二的价值。这种典型性和唯一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我们希望通过对卢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对周围环境的整理,能更好地发掘、展示和保护这样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东阳市政府已开始对卢宅的保护性开发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划,并将付诸行动。这将为更好保护和利用这座明清时期的故居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卢宅古村落旅游更好的开发,更多地被国内外人士所知晓。三、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景观环境遭到破坏1.自然景观的破坏雅溪河是构成卢宅环境的重要特征,河水及附近的池塘水面是卢宅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村落的环境特征。但由于近年来当地旅游的开发,再加上原先城市的发展,建筑与人口的剧增,使雅溪河的水量和水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体受到污染,使沿河的整个景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破坏了原来整个村落与雅溪河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此外,卢宅位于新城区与老城区交界位置,四周城市道路便捷发达,车辆排放的尾气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空气。这些破坏行为并不是静止的,随着旅游的发展,游客的流动持续发生,将较难以控制。假若这种状态持续恶化下去,村落内的生态环境将无法为后人所利用[10]。2.人文景观的破坏主要体现为对历史建筑风貌的破坏。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增加,从而不少人存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但是,由于早期管理制度的缺乏,使得新的建筑与原有建筑相差甚远,其建筑风格与历史建筑格格不入。卢宅村区域外围的建筑,无论从建筑高度、建筑材料,还是建筑结构都与原始建筑相差甚远。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交织在一起,大量的新建筑无论风格、颜色、外观都没有历史建筑的原貌,夹杂在老建筑中间显得格格不入,极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古村落景观风貌。卢宅村落景观现状从根本上破坏了古人对卢宅风水格局规划意图的表达,使卢宅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受到严重的损害。人们来村落参观,就是因为对传统建筑文化保存着一份特有的感情,若没有历史的味道,村落的文化价值也将不复存在,也即失去其原有的魅力。9 古村落经历了历史的风雨,许多建筑物本己十分陈旧、残破,而游客的大量涌入更加速了它的损耗以至破坏[11]。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有6个遗址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甘肃天水古楼群、河北怀来鸡鸣驿、山西碛口镇村落、云南团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还有就是浙江东阳的卢宅。按照文物修缮的原则,历史建筑的维修应该“修旧如旧”,但卢宅村落内对一些建筑的修缮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建筑物临街一面的仿古装饰上,所用材料和工艺都是新的,产生的效果如面具般生硬,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韵味[12]。(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卢宅古村落内的餐饮和住宿特色不显明,尚要大力开发。卢宅周边的酒店和家庭旅馆的设计与布置无法满足游客怀古求异的心理,缺乏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未能充分体现当地的特色。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亟待完善,旅游宣传图册、旅游路标、指示牌等尚需改进。现有设施还不能充分满足部分游客的需求。如对于外国游客,没有外文版的介绍,使他们不能充分地欣赏和识读该地的耕读文化和建筑艺术。此外,卢宅附近缺少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很多车子直接停在卢宅外围街区,有些甚至停在大牌坊景观前,现代化的科技产品与古老淳朴的老街组合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给人感觉“不土不洋”极别扭。因卢宅的位置在城区,寸土寸金,周边又是商业区住宅区密集,要腾出大面积的地方造停车场地确有困难,但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统筹安排进入景区车辆的停放。(三)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较低说到东阳旅游,大多数人想到的都会是横店影视城,东阳旅游向外宣传都是以横店影视旅游为名片,相比之下,政府对卢宅古村落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虽说卢宅本身旅游资源丰富,但因其开发较晚,还未能被大众所熟知,知名度较低。我们经常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到横店影视城,并被其吸引,同时因其现在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且具有的一定的知名度,所以旅游者到东阳总是把横店影视城作为首选,而同样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卢宅为何却少有人问津?作为旅游者而言,他们了解旅游景点的渠道无非是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而现状是,目前政府通过这些渠道对卢宅的宣传力度远不如影视城那么大,甚至没有宣传。卢宅无名无份,不被重视,自然导致当地人兴趣索然,参与度低。如果一个地方不为人所知,那么它何以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和吸引?如果把卢宅旅游当做旅游产品投放到旅游市场中,那么可以这样说:负责销售这个产品的人都对自己的产品不重视,甚至没信心、没兴趣,不注重宣传,那么如何指望旅游者来购买这个产品?(四)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旅游产品单一9 若一座古村落就如同一个古建筑、乡村民俗的陈列室,如同地方博物馆一般,就失去了灵魂,游客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古屋老房便启程离开,旅游发展全靠门票收入,这样的古村落不具备竞争优势,长此以往,必将失去客源,走向衰落。近年来,卢宅游客量的减少,也有此原因,卢宅把旅游宣传都放在建筑群本身的价值而忽略了卢宅古村落的整体效应,旅游项目单一。卢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先祖信仰、道德观念、传统制造加工、民间工艺品、节庆习俗、乡土娱乐等都对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可惜卢宅未能充分发掘其自身传统文化的优势,旅游开发仅停留在文物古迹的恢复和利用上,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开发的旅游产品多以观赏型项目为主,产品单一化明显。卢宅古建筑群被誉为“民间故宫”,其建筑物本身有极高的价值,值得学者去深入研究,但对于参加包价旅游团的游客来说,他们在村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若仅仅是“看房子”而已,很难体会村落的全部魅力。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游客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部游览,即使给予充裕的时间去游览,仅看古宅古屋,游客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后开发村落易模仿先开发村落,都以设置“看”的产品为主,缺乏创新,使得各村落的旅游产品雷同,造成同质竞争。四、古村落旅游发展对策探讨(一)重视环境保护,维护古村落原生态形象古村落旅游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就是古色古香、原滋原味的村落原生态形象[13]。卢宅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保护好村落内的环境,维护其原生态形象。而现今卢宅村落内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为使其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形象,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对村落内水系的整治。要改善水质、恢复历史景观,应从防洪整治、污水整治以及设置合理的水系环流方案三个方面来解决。彻底清理、疏通卢宅原有东、中、西三条河道和东驮塘、夏家池、月塘等池塘,增加排洪能力、蓄洪能力;设置沉淤池,在东、中、西河进入卢宅环流前各设一个,沉积泥砂、淤物,避免杂物泥砂进入卢宅河道,完善排淤、排水设施,及时清淤,阻止污水进入雅溪,可以一定程度保证雅溪的水质稳定。第二,对村落内植被的保护。首先,聘请专业的养护工人,护养村落内的花草树木。专业工人掌握花木养护的专业知识,知晓花木的生长习性,能使破坏的植被尽快得到恢复;其次,建立景区内相关植被保护的规章制度,明确惩罚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最后,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宣传标语,观看宣传片,开展讲座等形式,提高人们的自觉性。第三,针对卢宅内古建筑物的修缮和周边现代建筑的兴建存在的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出台古村落保护规划法,维护修缮古村落原生态形象,包括对古建筑复原,现代房拆除、住户外迁、内部设施添置、三线地埋、地面改造等。另外,构筑“大建筑场”要注意绝对控制区与环境协调区的配合,绝对控制区是指古村落本体保护的古建筑群,而环境协调区则是外围入村的渐进区域。外围建筑的造型风格上尽量渐进或类似于村口建筑,实在无法修缮的,则要求色调上的协调。(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古村落旅游的发展,景区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逐步完善,才能更好的吸引客人,并留住客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基础设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前提[14]9 。为此,卢宅古村落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完善其周边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其一,改建扩大停车场。卢宅古村落景区在城区,四周是住宅区、商业区,现在的停车场无法满足前来游览的旅游车辆的停放,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因而,停车场的扩大很有必要。停车场扩建后卢宅街区乱停放车辆的现象也会改善,卢宅外围街道景观也会逐步恢复到从前。其二,建设特色饭店,可以参照田园风光为主题,结合卢宅的人居环境,建造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此外,在卢宅古村落景区与外围城区的衔接点过渡带,可以设置小餐馆,这些餐馆内部可以是现代化设置,但外观必须要与景区风格相协调。其三,完善旅游服务设备,如景区宣传册、景点线路指示牌等,这些对于自助游的游客需求较大,特别是外国游客。上海多伦路文化街的做法是将每一座有价值的建筑物墙上都嵌入文字介绍,包括年代、屋主人情况、建筑风格和审美要点,中英文版,非常详细,值得参考借鉴。(三)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协助当地发展旅游业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强调社区村民的参与,尽量优先吸收和安排当地村民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旅游、支持旅游和爱护古村落环境[15]。这对于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也一样,在当地成立相应的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业发展管理部门,对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古村落旅游业的规划、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等作全面、系统的安排落实。同时,配有专门的旅游小组成员对游客构成情况作统计分析,对旅游事故、旅游投诉等作记录和处理。旅游业发展管理部门可开办村民座谈会或派专人指导监督,帮助村民顺利开展旅游业,对开办有特色和收益好的村民给与褒扬,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四)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旅游空间,延长游客逗留时间1.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第一,对建筑艺术的介绍和扩展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其中一项重要的方面[16]。卢宅一直以来都因其建筑本身被人们所熟知,最初的游览者也以研究学者为多,他们都看重卢宅独特的建筑形式而来。但是仅仅把目光放在建筑本身,对于卢宅来说显得屈就,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埋没。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不了解乡土建筑艺术,对古村落的印象会少的可怜,入宝山而空手还,只是看“房子”而已。到古村落旅游,山川草木是古村落的第一风景,建筑是第二风景,而村落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是使风景实物立体化、生命化的灵魂。卢氏家族的历史,是明清时期封建士大夫家庭生活的缩影,通过对卢氏家族的了解,游客就能知道整个明清时期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状况。建筑艺术是时代精神的表述,同时也参与了塑造民族魂和时代精神。如丘吉尔所说“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人”。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讲究精气神的民族,在乡土民居身上,建筑的本质表露无疑。所以在文字资料和导游讲解中不能只是阐明历史故事说明年份,对建筑风格建筑艺术以及建筑、雕刻、书法等所富含的民族精神也需要表达讲述,满足游客对古建筑的审美需求,提高旅游产品的“含金量”。第二,收集整理历史文化资料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另一重要方面。打名人牌,我们可以借鉴绍兴深度挖掘鲁迅文化资源的成功经验[17]。据《雅溪卢氏家乘》记载,卢氏源自河北涿州,原是齐太公姜尚的后裔。据传,姜太公第十一代孙卢员甫于南宋初年,因战乱而迁居于此,直至明代卢氏第十九代孙卢洪澜及其子扩建卢宅,方始其初具今日之雏形。从姜太公及其登科及第的卢氏子孙入手,研究这一“婺州望族”的名人轶事必能做大做好文章。2.加入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使游客不虚此行村民可在自家庭院展示传统的系列农具、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游客可以购买作为样品展示的农具微缩纪念品和手工艺品。“家艺展馆”应一户选准一个特色经营项目,把它做精、做出特色、做出时尚、做出水平。东阳是著名的“工艺美术之乡”9 ,旅游商品十分丰富,东阳木雕、竹编、灯艺、绣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东阳还是中国结的主要产地。这几大类工艺品应在保证质量特色的基础上,注重产品的内涵和式样设计。当然,除了观看制作过程,游客也可以参与进来,亲自学习制作手工艺品,体验一番情趣,同时游客会掏钱购买自己尝试加工的产品。(五)联合促销,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精品品牌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单靠某个景点个体的力量难以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和品牌,正如江南六镇联合申遗一样金华地区的古村落旅游资源也可结合各自的优势整合出金华的精品古村落之旅[18]。卢宅作为古村落旅游景区,亦可联合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等古村落,推出全新的古村落旅游线路。地区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升整个金华地区古村落旅游层级。东阳的横店影视城被誉为“东方好莱坞”,被国内外人士知晓,前来拍戏的剧组接二连三,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因此,卢宅古村落可以与横店影视旅游一起,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卢宅可以借助横店影视旅游的名气让更多的人知晓,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也是新世纪所追求的“双赢”,可以推动整个东阳旅游经济的发展。五、结束语卢宅古村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上述问题,为使卢宅成为东阳旅游的第二张名片,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需要开发商、当地村民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全力配合。卢宅古村落旅游是我国古村落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品牌,扩大卢宅旅游点的旅游面,充分挖掘以卢宅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的旅游价值,将古村落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实现浙江金华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共赢。总之,我国古村落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还任重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和生机共在,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这不仅是古村落负责人应关心的事,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古村落旅游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也曾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这种旅游方式在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谭伟明.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3-56.[2]胡巧华.古村落文化认知及旅游促销SP研究——以永州古村落为例[D].中南大学,2009:15-18.[3]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18(2):72-76.[4]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273-227.[5]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3):50-52.[6]王庸华.东阳市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2.[7]陈腊娇,冯利华,沈红,孙立峰.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4):12-25.9 [8]民间故宫——东阳卢宅[J].建筑知识.2004(1):10-27.[9]《东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10]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04):18-30.[11]傅峥嵘,姚建强.卢宅保护与更新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浙江建筑,2009,(02):10-15.[12]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5.[13]刘莉,陆林,徐致云等.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9-11.[14]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4.[15]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J].学术交流,2006,151(10):131-134.[16]杨进发《关于江南古民居卢宅保护规几点思考》浙江:科技信息.2005.12.[17]洪铁城.经典卢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18]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19]PaulF.Wilkinson.GenderandTourisminanIndonesianVillag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2(2):283-299.[20]Bramwell,B.&Lu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M].UK:ChannelViewPublications,1994:145-149.[21]AlizaFleischer.RuraltourisminIsrael[J].DevelopmentStudyCenter,Rehovot,Israel,2003(04):305-32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